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杨伯恺简介

杨伯恺简介

淘名人 2019-07-24 19:27 热度:

杨伯恺

杨伯恺,原名杨洵,字道融,一八九二年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骆市镇小蓬乡花园村。少年在本乡和顺庆(今南充)联中读书。继又去北京考入法文专修班。重庆“三·三一”惨案后,改名杨伯恺,由党组织安排他在湖北第二中学教书。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在重庆参加创办中法大学,任训育主任。同年又任中共重庆地委教育委员会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上海沪东文化支部书记。抗战后回川,从事统战工作。后任《华西日报》主笔。1944年参加民盟,任中央委员兼四川省支部宣传部长。解放前夕,1949年12月在成都就义。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伯恺

别名:原名杨洵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省营山县骆市镇小蓬乡花园村

出生日期:1892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1949年12月8日

主要成就:创办中法大学

人物生平

杨伯恺(1892—1949),字道融。1892年12月16日生于四川省营山县骆市镇小蓬乡杨家坝。1917年,杨伯恺前往上海求学,后又考入北京法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3月,杨伯恺同第一批勤工俭学学生从上海赴法国。1921年,杨伯恺积极投身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等领导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运动。1922年6月加入共青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共党员。

1925年3月,杨伯恺回到上海。时值“五卅运动”爆发,杨伯恺立即投入革命运动,连续在中共中央办的《热血日报》上发表痛斥帝国主义的文章。1925年秋,中共党组织派杨伯恺回四川协助吴玉章在重庆开办“中法大学”,并担任中共重庆地委教育委员会委员。

1926年3月2日,四川省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农会营山县农民协会在杨伯恺的家乡正式成立。在此期间,杨伯恺还筹建了第一个中共营山支部,并及时向党中央、团中央写信报告了组织发展情况。

1927年3月31日,杨伯恺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轶事

一九一六年,杨伯恺与好友石琼同往上海求学,一九一九年三月,杨伯恺作为第一批勤工俭学生,从上海乘日轮因蟠丸号前往法国。时值欧战刚刚结束,法国出现经济不景气,工作难找,杨伯恺只得在里昂当普工,干粗活。不久,被解雇,才到三德涧和石琼、赵世炎等进入制造火车头的史乃德工厂。杨伯恺十分勤奋,工作之余,总是手不释卷,刻苦学习。一年之后,他和石琼、傅昌矩、李仲元等来到威铁工厂做工。

一九二一年初,法国经济危机加剧,工厂大量倒闭,工人失业,法郎贬值,生活费用暴涨,勤工俭学学生过着挨饿的日子。这时杨伯恺和王良翰、毛显球、石琼、赵世炎、罗成镕等二十二人,联名写了一封信给巴黎华法教育会学生事务部的执事先生,提出切实解决留法勤工俭学生所面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问题。当时杨伯恺和赵世炎等是分散在相距不远的几个地方工作学习,平时交往极密,是一批相知很深的朋友。当他们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执事先生们的认真看待时,便决定召开学生大会,

展开阅读全文 ∨

革命经历

1.一九二五年三月,杨伯恺离法回到上海后,时值“五卅运动”爆发,杨伯恺立即行动起来,到处向群众作反帝爱国演说,晚上熬夜写宣传稿,交给在中共中央工作的石琼拿到当时中央的机关报《热血日报》上发表,如《是毒计也是蠢想》、《是叛徒不是强盗》等文章,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华罪行,鼓舞广大爱国群众的斗志。

2.返杨伯恺川参加主办中法学校和中共重庆地方组织领导工作:由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急需一批马列主义水平较高的新干部,因此党中央命吴玉章、杨闇公等在重庆办中法学校,还特地调派新从法国归来的杨伯恺,专门负责这所干部学校的教育工作。一九二五年九月十四日,中法学校(大学部分为中法大学)正式开学了。吴玉章任校长,童庸生任教务主任,杨伯恺任训育主任,张克勤任事务主任,杨闇公、冉钧、周贡植等做兼职教员。由于吴玉章经常不在校,实际是杨伯恺全力代行校务。杨伯恺对学生的教育特别强调:“在行动上,一切策略都要与革命理论适合。”在群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生涯

上海泰东书局、世界书局和招商公学的共产党员组成的文化支部(受中共沪东区委领导),由杨伯恺作支书,因为他对当时党在活动中某些“左”的作法,如每逢节日就要搞“飞行集会”等,多次提出不同意见,以致在一九二九年春被头脑“左”的发昏的领导人割断了党组织关系。但是,杨伯恺没有放弃革命,一如既往,与党内同志保持亲密关系,如当时在党的军委工作的刘子华,仍时时到杨伯恺住处隐蔽。一九三三年夏,共产党员任白戈被捕,杨伯恺花了大洋一千元把他营救出狱。

一九二九年下半年,杨伯恺在沪着手筹办辛垦书店,计划出版一些有益的进步书刊。同年底,因受聘于成都大学任教而回到成都。一九三零年十月,川西发生广汉起义,反动派扬言与杨伯恺有关,要抓他就地处决,于是杨伯恺重返上海,带着由川军将领陈离资助办书店的两万元钱和十来个青年学生,在海宁路三德里四十五号开起了辛垦书店,由杨伯恺任经理,编辑工作由任白戈、沙汀、危淑元等担任。

杨伯恺除了经营书

展开阅读全文 ∨

抗日反帝

1.奉党组织派遣作抗日川军统战工作:抗战军兴,杨伯恺携眷从上海到南京,在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会见了叶剑英同志,听取回川工作的意见。然后乘轮至武汉,让妻儿先行返川,自己和陈同生接受党组织上派给的任务,去山西作抗日川军的统战工作。一九三七年初冬,他们在山西洪洞访问了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营山同乡人邓锡侯将军。当由军中另一同乡朋友张雪岩安排同邓见面时,杨伯恺谈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使邓深为感佩。随即又和陈同生一路,往见当时正在洪洞地区布置防务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转达了邓锡侯愿意捐弃前嫌,与八路军携手抗战的诚意。

2.在蓉教学宣讲爱国培养革命师生:一九三七年底,杨伯恺返川到成都后,常常与党内或民盟的老同志罗世文、车跃先、张曙时、张秀熟、李筱亭、王干青、田一平和川军师长、爱国将领彭焕章等聚会,谈论时局,研究工作,在文教界和川军上层中搞统一战线工作。这时,杨伯恺应成都协进中学校长、川军进步将领陈离的聘请,担任该

展开阅读全文 ∨

创办报业

主笔《华西日报》创办《民众时报》呐喊人民民主,彭焕章在任《华西日报》董事长后,一九四二年起,特意聘请杨伯恺作主笔,专为该报撰写社论,杨利用这个岗位,紧密配合《新华日报》的宣传方针办报。周恩来同志特为此报派黎澍,陈白尘前来协助;《新华日报》社社长潘梓年也亲自到《华西日报》,研究两报言论统一口径的问题。

杨伯恺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写稿至深夜,严冬酷暑如一日,从未稍事松懈。抗战后期,国内主张民主呼声高涨,要求蒋介石结束法西斯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成立多党派的民主联合政府。杨伯恺在《民主洪流为何不能遏止》一文中强调:“民主为和平所必需,永久和平的高尚理想,需要民主政治普及于全世界才能实现;”特别指出:“民主为绝大多数人民自由幸福生活所必需,要经济上有保障的民主。”最后举出许多已经解放的国家,“都先后采用各民主政党的联合政府,向民主政治迈进,因此中国当然不能例外。”他还在《怎样实现民主》一文中说:“不能不

展开阅读全文 ∨

革命思想

远在杨伯恺夫妇避居外西土桥时,邓颖超同志曾特地到杨家看望,代表周恩来同志传达党的工作指示。一九四四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时,杨伯恺为了进一步搞好党的统战工作,以适应当前民主运动蓬勃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协助张澜先生在成都建立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支部;并以个人名义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民盟中央委员兼四川支部宣传部长。杨伯恺在民盟中卓著成效的活动,又被国民党反动派记上一笔新的黑账。一九四五年初,张友渔同志受命到成都工作,根据党的布置,把杨伯恺、张志和、田一平编成一个小组,从事对地方实力派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的统战工作。张友渔对杨伯恺这段时间的工作非常满意,还受杨伯恺夫妇的委托,将他们的大女儿杨洁送到延安参加革命。

一九四六年四月三十日,周恩来同志在重庆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以吴玉章为书记、王维舟为副书记的的中共四川省委员会。这时,杨伯恺得到省委指示,参加由漆鲁鱼、李相符、田一平等组

展开阅读全文 ∨

英勇就义

一九四七年夏,国民党最高当局为了稳定其统治区日益动荡的阵脚,竟密令各地党政军警宪特机关于六月二日凌晨,在整个国统区大中小城市中,抓捕手无寸铁的革命人士。在成都,也是先由各敌特机关开具黑名单,报经省府主席批准执行。在“六·二”暴行的前两天,已有风声传出,中共地下党员周列三特意告诉杨伯恺,问他怎么办?杨伯恺斩钉截铁地说:“我打定主意就是这样,决不离开岗位。”充分表现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威武不屈的大无畏气概。当时,军统蓉站,中统川调局,宪兵二团,警备部稽查处,省会警察局及省特委会都提出了要逮捕杨伯恺的黑名单,六月二日凌晨,即由成都警备部稽查处行动组执行逮捕。杨伯恺被捕后,羁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四川省特委会看守所,迭经敌特头子吕尚功、彭兴道和军法官陈仲琳等轮番审讯,迫令他交出民盟的秘密组织及其奉行的主义。杨伯恺冷笑说:“你们应该弄清楚,民盟从来没有秘密组织,它是公开的、正大光明的政团;它的方针政策是民主和

展开阅读全文 ∨

家庭成员

女儿:杨洁,中国著名导演,曾执导1986版《西游记》,2017年4月15日病逝,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