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泰祥
外文名:Li Tai-Hsiang
国籍:中国
民族:阿美族
出生地:台湾台东县马兰乡
出生日期:1941年2月20日
逝世日期:2014年1月2日
职业:小提琴家、指挥家、作曲家
毕业院校: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
主要成就:第32届台湾“行政院”文化奖 第12届台湾文艺奖 第08届台湾金曲奖特别奖 1983年台湾金鼎奖优良唱片奖 1956年台湾省小提琴比赛第一名
代表作品:《橄榄树》《你是我所有的回忆》《一条日光大道》《告别》《现象》《太虚吟》《三式》
演艺经历
1956年,考入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美术工艺科,而后转入音乐科,主修小提琴,15岁获得台湾省小提琴比赛第一名。1959年,加入中国青年弦乐团(中国青年管弦乐团的前身),担任首席小提琴手。
1961年,自国立艺专毕业,并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由藤田梓钢琴伴奏。任台北市市立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毕业后回家乡台东举办个人小提琴独奏会。与许常惠等人成立“制乐小集”。
1964年秋,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毕业后随即受聘担任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
1971年春,在台北首次尝试实验性多媒体的演出,为划时代之作品发表会,深具历史意义。
1972年秋应德国歌德学院之邀,与德籍柯尼希教授等组成四重奏团,巡回公演于台湾及东南亚各大城市,深得好评。
1973年春获美国洛克斐勒全额奖学金,并应美国国务院之邀,前往美国各大音乐学府暨美国各大交响乐团访问观摩进修。1974年冬回国后,受聘担任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及国立台湾大学管
个人生活
李泰祥是台湾原住民阿美族人,出生在台东县马兰部落,父亲是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原住民,在日据时代是位优秀的保险业务员,家境相当好,母亲是南投县埔里乡人,李泰祥5岁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到台北。拉的一手优美小提琴的父亲,极力要将孩子教导成比汉人更像汉人,因此对李泰祥的期望很高。李泰祥初中时,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
他的弟弟李泰铭是音响工程师,也从事音乐制作,前弟媳是台湾歌手齐豫,妹妹李雪樱,前妻许寿美,长子李奕青,女儿李若菱。
15岁的李泰祥参加小提琴比赛,获得第一名爱上为他钢琴伴奏的女生。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李泰祥演奏时常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可是她最后并没有成为李泰祥的妻子。
20来岁时,李泰祥和同班同学许寿美了一段苦恋。许寿美当时是中学的音乐老师,父亲是著名外科医生,家境优越;李泰祥家境贫苦、没有固定职业,因此不被许家人接受。朋友们不甘李泰祥的才华被淹没,花心思帮他举办音乐会,记
人物评价
李泰祥一生创作近千首歌曲、近百首管弦乐曲。他的创作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歌仔戏,贝多芬,山地音乐,西洋歌曲,本土音乐。在21世纪,他更为原住民民谣、客家民谣、布袋戏、锣鼓管吹乐重新编织音乐的体裁。(凤凰网评)以规模而言,从室内乐至管弦乐、舞剧、歌剧、音乐剧;以技法而言,从浪漫派调性至印象派调式、表现派复调与无调性,电子媒体音乐,具象录音带音乐等;以风格而言,从严肃的艺术音乐至通俗的应用音乐、流行音乐等。(求是理论网评)李泰祥是台湾原住民,比较浪漫唯美,永远相信阳光,他的作品不灰暗,很讨厌无病呻吟,希望唱出光明,像歌剧一样华丽。不随波逐流、坚持理想是他特有的精神。他有拥抱大中国的情怀,作品里常看到对大山大水的咏叹。他拓宽了流行的定义,流行不一定会退,也可以永垂不朽。当经典披上了流行的外衣,让人在追求流行的当下,也能一窥经典的奥妙。(首席弟子齐豫评)他历经贫穷、战争、离乱,一路走来滋润台湾,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