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方小石简介

方小石简介

淘名人 2019-07-21 07:52 热度:

方小石

方小石,生于1911年10月,又名晓时,贵州贵阳人,擅国画。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贡献津贴,贵州师范大学艺术系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国画院名誉院长、贵州省美协名誉主席。2012年5月25日在贵阳逝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小石

别名:晓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贵阳人

出生日期:1911年10月

逝世日期:2012年5月25日

职业:艺术 美术家

毕业院校:国立艺专中国画专业

代表作品:作品有《花鸟》、《木香桃花雀》。出版有《方小石画辑》等。

爱好:中国画

简介

1911年出生于贵阳,早年毕业于国立艺专,20世纪50年代在贵州从事美术编辑工作,60年代在贵州大学艺术系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71年,六十岁的方先生退休回家,终于有机会成为一位自由自在的专业画家,1995年6月方小石花鸟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方先生的绘画作品受到了首都观众的喜爱,受到了中国美术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方小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5月25日23时47分在贵阳逝世,享年102岁。

作品

有《花鸟》、《木香桃花雀》。出版有《方小石画辑》等。

事迹

方小石从事美术教学、美术创作数十年,收获很多,声名藉盛,誉为新中国成立后早期艺术教育创业者之一,对贵州中国画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

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贡献津贴,贵州师范大学艺术系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国画院名誉院长、贵州省美协名誉主席。贵州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理事,与你同行的东方之子。

曾为贵州省人大大代表,贵州省政协委员。

特点

先生不间心手,与时俱进,专业上取得很好的成绩。天气流动,方峻峭历。重写意,弃雕饰,随意、自然天成的风格得到一致好评。水墨和色彩的和谐,传统和现代的和谐,是现今中国画希望和难以达到的境界,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研修不止,自成风格。潜心作画,画些前人没有画过的画,画些前人没有见过的东西,来丰富文化艺术生活,扩大艺术交流。

方老每天都动动笔

从学生在时代起至今从事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工作80多年。

最近方老虽因生病体弱,不得不养病休息,但精神好些时仍想动笔。提起笔时,精力虽不如前,但思想依旧聪慧敏捷,那怕是写一个字、画一枝花也会感到十分的满足。这是先生近一个世纪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每天都动动笔,学习些东西,画些前人未画过的画,画些贵州山区特有的东西,画些现代的东西。否则总觉得生活中缺少点什么。日日夜夜的潜心钻研、默默地不断耕耘,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画。

近一个世纪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积淀,使先生的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内容既很传统的、很经典,又现代的和时尚;既经得起艺术专家们的精心推敲和研讨,又能体现现实生活,为普通观众喜闻乐见。

时代风情寄丹青——书画家

有些书画圈内的朋友常感慨,每看方小石先生晚年的书画总是似懂非懂。

对于先生这样以创新为旨趣的书画家而言,不了解他的思想、生活和创作轨迹,就自然体味不出画家的艺术境界。

十一年后再次造访先生的家,进入眼帘的家居还那样朴实无华,几乎没有一件可称之为陈设的物件。如先生的茶具,只是一个普通小碗,上面盖着一个小碟而矣。步入先生的画室,一张简单的画案边上,仅有悬挂着的几十只毛笔格外引人注目……

一盏白炽灯下,先生身着一套蓝色的布衣棉袄,浅坐在沙发上,谈话语气极为平和,言辞之间没有丝毫妆束之感。但言及事件、人物等精要处,先生均会略有停顿,每个词句,都力争作到准确明了。

我喜欢画,所以画到了今天,这是先生对自己的总结。

在书画界,像先生这样,以96岁高寿仍在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可能并不多见,他几十年来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默默地把全部心血倾注到艺术创作当中。

作为受到新文化影响的一代青年,先生弱冠之年便求学于国立艺专。他在

展开阅读全文 ∨

法由我变 以古为新

中国画史上有不少高寿的大画家。“元四家”之后的黄公望年逾八旬,仍在创作他的不朽名作《富春山居图》。清代八大山人“花甲七十四年,登山如飞,真神化中人。”(石涛致八大函札中语)现代画坛巨匠黄宾虹、齐白石均寿近期颐,仍创作出精彩绝伦的绘画作品。他们的绘画越至晚年,越散发出艺术的光彩。人们对其晚年的片纸只字,寥寥数笔的点画勾皴,都视为吉光片羽,珍若拱璧。是因“烟霞供养”而使画家长寿,还是画家自身的人格修炼使其得享天年,并升华其艺术层次的呢?这其实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是艺术家的一种理想的生命状态。今年已九十二高寿的方小石先生正是这样一位能将自己的生命之舟驶向理想境界的杰出艺术家。

方先生曾受教于吕凤子、潘天寿等绘画大师。方先生曾回忆道:“亲承他们的教益,在治学、创作、立人诸方面影响颇深。说师承,虽然做不到,还是向住。”又说:“转益多师是汝师。学无常师、以真为师,这话很好。我不是拜师求艺,师傅带徒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