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易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丁易
外文名:Ding Yi
别名:叶丁易 孙怡 访竹 童宜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日期:1913年
逝世日期:1954年
职业: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民主报》总编辑 华北大学中国语文研究室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政协候补代表
代表作品:《过渡》《雏莺》《丁易杂文》
个人简介
叶丁易出身于官僚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在家攻读古文,进中学后,酷爱文学,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民国24年(1935年)在北师大中文系读书时,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大学毕业后去四川,先后在成都联中、女子职工学校、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任教。民国30年去兰州,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四川剧专讲师。民国33年回成都从事专业工艺工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会员,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4年当选为民盟四川省委委员,并任文协成都分会常务理事,与叶圣陶、陈白尘等共同领导了文协成都分会的工作。同年8月去四川三台县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抗日战争期间,丁易先生先后在示成都四川省立女子职业学校、省立戏剧音乐专科学校、兰州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四川三台县东北大学任教。后历任重庆《民主报》总编辑,兼社会大学新闻系主任、
生平经历
民国35年5月,他因支持学生运动,被东北大学解聘,遂应民盟之邀,任重庆《民主报》总编兼社会大学新闻系主任,并与邓初民等共同主持重庆盟务。此时,他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以《民主报》为阵地,积极宣传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正确主张。同年秋冬之际,国共谈判破裂,《民主报》被查封,他应北师大文学院院长黎锦熙之邀,回母校任中文系副教授,不久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北平市委统战部徐冰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北平文化界革命活动。民国36年,被选为北平文协理事,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任《民主周报》主编。此时,他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10月,被地下党组织护送到解放区,安排在北方大学历史研究室工作。民国37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大合并为华北大学后,叶丁易任研究部中国语文研究室副主任,同年被选为华北人民代表出席华北人民代表大会。
民国38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他以军代表身份参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接管工作,后任北师
主要成就
丁易先生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杂文为主,而以后者影响较大。抗战爆发后,有人以“巩固统一抗战”为借口反对用杂文针砭时弊,丁易写了《仍然需要“机能枪匕首”!》主张杂文仍然需要担负起投枪匕首的任务。1943—1945年间,他在《华西晚报》副刊《艺坛》、《华西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了许多针砭时弊的杂文,利用历史资料,批判社会现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丁易先生的学术著作中,影响较大的是《明代特务政治》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前者作于四十年代末,借古讽今,揭露和批判了国民党腐朽没落的政治;后者出版于1955年,是我国较早的一部现代文学史专著,对另现代文学的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
丁易先生是1941年秋来兰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讲师的,1943年夏离开,历时两年。1942年秋,他在系主任黎锦熙先生的主持下,开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主要讲授鲁迅,分析《狂人日记》、《药》、《明天》三篇作品。分析结合当时生活现实
个人作品
长篇小说《过渡》
中篇小说《雏莺》
杂文集《丁易杂文》
论著《明代特务政治》《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中国文学与中国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