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施雅风简介

施雅风简介

淘名人 2019-06-20 11:39 热度:

施雅风

施雅风( 1919.3.21-2011.213),笔名厦峰、蒲良,江苏海门人,著名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中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获浙江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施雅风一生致力于冰川学和地理学研究,领导和促进开展冻土学与泥石流的研究,在发展中国地貌学、干旱区水文学、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施雅风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24年,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编纂完成了《中国冰川目录》;在此基础上,他组织编写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这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里程碑,并提出中国东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意见。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施雅风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9年3月21日

逝世日期:2011年2月13日

职业:地理学和冰川学家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冰川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代表作品:《中国冰川与环境》《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环境问题》和《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考察与研究》

人物生平

民国八年(1919年)3月21日,施雅风出生于海门新河镇西南(原树勋乡新海村)的一户农家。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入新河镇初小学习。

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麒麟镇北私立启秀高小就读。

民国二十年(1931年),高小毕业进入启秀初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考入省立南通中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于南通中学毕业,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深造。

民国三十年(1941年),拜著名地质学家叶良辅为导师,翌年完成毕业论文《遵义南部地形》,获教育部嘉奖。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在黄秉维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华中水理概要》,9月到重庆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45年-1949年,在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期间,相继发表了《川东鄂西区域发展史》《川西地理考察记》《三峡水库区经济调查报告》《三峡区鹞子砾岩成因探讨》《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等论著。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施雅风开创和推动了中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中国冰川学理论,把中国冰川学研究不断推向世界前沿。

施雅风他考察并领导编著了祁连山、天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冰川考察报告和综合性专著;预报了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变化,并确定了中巴公路通过方案;提出中国西部山区小冰期、末次冰期与最大冰期遗迹和特征。

施雅风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方面,参与领导了50年代中国地貌区划的研究,并负责华北、西北等地区的区划和地貌图的编制。他首先指出中国西部山区小冰期与末次冰期遗迹位置和特征,并为14C年龄资料所证实。初步提出西部几个山区的冰期划分和对比意见。80年代与合作者提出了庐山等中国东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意见。在历史地理与科学史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川东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还发起和参与编辑了《竺可桢文集》。

《喀喇昆仑山巴托核冰川考察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曾当选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冰川冻土分会主任、中国第四纪研委会副主任、竺可桢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冰川学会理事、皇家伦敦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等。同时,还兼任《冰川冻土》《地理学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

曾任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冻土协会国家通讯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国际冻土协会理事,国际冰川学会理事,名誉会员,国际第四纪协会和皇家伦敦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等职。

人物评价

国际冰川主席莫瑞:他是一位有魅力的科学家,他把中国冰川和冰川研究事业介绍给了世界。

刘东生院士:施先生首先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奉献精神的革命者、共产党员,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科学领导者,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奋斗在冰川研究一线的科学实践者。他所体现出的无私奉献、不断创新、勤恳实践的精神,值得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人学习。他对科学工作高瞻远瞩,很有远见,既能争取很多长者加入他的科学团队,又培养了很多年轻人,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一个时代的代表。

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王涛研究员:先生是中国现代冰川、冻土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领导并推动了中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发展了冰川学理论,为中国冰川科学跻身世界冰川研究先列奠定了基础。先生开创的冰川冻土事业对于中国干旱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泥石流及冰雪灾害预防和寒区重大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巨大。先生始终以服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