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公时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公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九江市
出生日期:1881年5月1日
逝世日期:1928年5月3日
职业:国民革命军外交处主任
毕业院校:日本弘文书院、东京帝国大学
主要成就:在济南惨案中痛斥日寇暴行,壮烈殉国
人物生平
蔡公时(1881—1928),江西省九江市人,幼习经史,1902年组织慎所染斋,明为讲学,实则宣传革命,很快被查封,后赴日本留学,攻读于东京弘文学校,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以《民报》为阵地,从事反对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宣传。
回国后,于1904年随黄兴、谭人凤等人入粤,参与钦廉之役,失败后出走越南,后辗转返回江西,任法政学堂教授,秘密进行革命宣传;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复赴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
1917年后,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府参议;1922年,任第五师参议,后改任秘书;1926年,任上海工统委员会委员;1927年5月,任金陵关监督等职。
1928年春,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战地政务委员兼外交处主任,随军北伐;5月1日进驻济南,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山东交涉员;时日本政府为阻止英美势力向中国北方发展,借口保护侨民,派兵侵占济南。
5月3日,日寇寻衅挑起事端,肆意捕杀中国军民,制造了震
人物评价
蔡公时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抗日烈士,李烈钧的题词赞他为“外交史上第一人”;冯玉祥为他题词“誓雪国耻”;李宗仁题词“民族精神,千古卓绝”;于右任撰诗“此鼻此耳,此仇此耻!呜呼!泰山之下血未止!”。
艺术大师徐悲鸿为其创作巨幅油画《蔡公时济南被难图》。
蔡公时是诗人,早年他曾写过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七律,其中“英雄血和杜鹃开”、“不抱丹心莫错来”、“功名都在死中求”等句,忠义之气溢于言表,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
人物纪念
蔡公时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此处原是国民政府战地委员会外交处长兼外交部特派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先生英勇遇难之地,为了让后人牢记中华民族所蒙受的苦难,缅怀在“五三惨案”中的遇难者,济南市文物局对该建筑进行了修缮,将其打造成蔡公时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蔡公时纪念馆展览以“济南惨案”和蔡公时事迹为主,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文字资料、雕塑、复原陈列等方式,再现了蔡公时追求革命、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光辉一生。
在蔡公时纪念馆二楼中间一展室中,一尊蔡公时烈士的半身铜像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是目前济南市安放的第二尊蔡公时烈士铜像,是根据蔡公时烈士的历史照片制作的,也是专门为该纪念馆的修复量身定做的。
雕塑周围,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主要向人们展示了蔡公时的生平事迹;分为“有为少年,立志报国”、“慨于国难,开放学堂”、“革命之路,夫妻同行”、“追随中山,投身革命”、“劫浩古城,浸血惨案
济南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日本称济南事件(済南事件),指1928年5月3日国民革命军在北伐途中经过山东济南城时,日本方面借口革命军对城内的日本侨民进行抢劫、强奸、屠杀,而出动军队报复,蓄意屠杀中国军人与民众六千余人的事件。其中,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派遣济南的外交处处长兼国民政府外交部特派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及署内职员17人被日军虐杀。惨案发生后,日方否认日军屠杀中国军民,并要南京国民政府道歉、赔偿、惩凶,并于5月11日攻占济南。直至次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中日济案协定》之后,日军才退出济南。
1928年5月3日晚23时左右,日军声称在山东交涉公署门前发现日军尸体,破门而入后强行要搜检交涉署人员的枪械,但并无所得。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兼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及署内全体职员被日军捆绑,并被刺刀割裂脸面耳鼻。蔡公时用日语抗议后,被割去耳鼻,继而挖去舌头和眼睛。日军将署内职员剥光衣服后鞭打
烈士铜像回归泉城
1928年5月3日,侵华日军在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时任国民政府山东交涉署交涉员的蔡公时赴任不到一天,就壮烈殉国。消息传至南洋,华人社团义愤填膺。
1930年,以时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南洋各界同胞,捐款铸造了蔡公时烈士全身铜像。铜像高2.18米,宽1.10米,总重250公斤。因当时国内抗战,就立在新加坡纪念孙中山的别墅晚晴园里。
2003年,泉城人突然再次听到了蔡公远在大洋彼岸的“声音”,旋即奔走相告,人们都表露了同样的心声:热血英豪该“回家”了。
2005年4月,异国他乡终于回声:该让英雄“回家”了。
2006年4月10日,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中国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蔡公时烈士铜像移交式”。
4月11日晚,蔡公正式“启程”。
4月12日6:00,铜像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4月18日10:30,蔡公铜像从北京运到济南。
18:20,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