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人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作人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泰兴县
出生日期:1900年2月21日
逝世日期:1991年3月
职业:动物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
主要成就:为我国原生动物细胞学奠立基业
个人简介
父亲张倚曾任中学校长、医生。母亲在家务农。张作人5岁开始随祖父、父亲读《古文观止》等书,对草虫有特别的兴趣。
1900年2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
1917—1921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部毕业。
1921年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读书,同年回国任江苏第九中学博物教员。
1922—1923年任江苏第八师范博物教员。
1923—1924年任上海中国公学教授。
1924—1925年任上海大学教授。
1925—1927年任大夏大学教授。
1927—1928年在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研究鸟类分类。
1928—1930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动物研究所留学,获科学博士学位。
1930—1932年先在法国奥斯科夫海洋生物研究所工作,后转到斯特拉斯堡大学生物研究所学习,获法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32—1949年任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0—1951年任同济大学理学院教授兼动物系主任。
1951—199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9
职业生涯
1928—1932年,张作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动物研究所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生物研究所留学期间,便以原生动物作为研究材料,刻苦钻研观察和显示原生动物细胞形态结构的方法。回国后,他先后对原生动物形态、系统分类和纤毛虫区系进行了研究。从50年代起,他带领学生,率先在我国开展原生动物细胞学的研究。1956年,他用自己改进的“银浸法”,成功地显示出草履虫皮层表面嗜银系统,首次在国际上揭示了草履虫肛门的详细构造,为阐明低等单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及其与功能的统一性提供了重要证据。从60年代起,他和学生又应用银浸法深入研究草履虫口器的形态和形态发生以及纤毛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中嗜银系形态发生等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研究,当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在国际上也具有特色。
张作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但“文化大革命”后他又重振旗鼓,在华东师范大学恢复建立了原生动物细胞学研究室。他带领学生,经过多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