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曾昭伦简介

曾昭伦简介

淘名人 2019-06-13 21:31 热度:

曾昭伦

曾昭伦(1899.5.25-1967.12.8),字叔伟,1899年5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曾广祚是前清举人,母亲陈季瑛出身名门,兄弟姐妹13人,曾昭伦排行第二。1912年曾昭伦考入长沙雅礼中学,1915年又考入学制为8年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因成绩优异,插班入四年级。1920年曾昭伦毕业赴美国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三年内修完了四年的课程。其后曾昭伦又转攻化学,于1926年完成了博士论文《有选择性的衍生物在醇类、酚类、胺类及硫醇鉴定中的应用》,获科学博士学位。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曾昭抡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湘乡县(现双峰县)

出生日期:1899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1967年12月8日

职业:化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曾昭抡人物生平

1899年5月25日,曾昭抡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曾国藩胞弟曾国潢之曾孙子)。父亲曾广祚是前清举人,母亲陈季瑛出身名门,兄弟姐妹13人,曾昭抡排行第二。

1912年,曾昭抡考入长沙雅礼中学,1915年又考入学制为8年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因成绩优异,插班入四年级。

1920年,曾昭抡毕业赴美国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三年内修完了四年的课程。其后曾昭抡又转攻化学。

1926年,完成了博士论文《有选择性的衍生物在醇类、酚类、胺类及硫醇鉴定中的应用》,获科学博士学位。

曾昭抡先生徒步赴凉山彝区(夷区)考察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有几年与曾昭抡老师同住在昆明大西门内钱局街敬节堂巷七号二楼,除了平时在教室内听他的授课外,早晚同居楼层的接触给我很多教诲。

半个世纪以来,有关曾师的参与民主斗争及学术成就各方面,国内报纸、期刊及专业刊物已陆续报道过他的一些为人为事,但在抗日战争西南联合大学执教时

展开阅读全文 ∨

曾昭抡主要成就

有机理论

早在20年代,曾昭抡就开始做研究工作。他到北京大学后,由于他的倡导和带动,北大化学系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气氛,在晚上和星期天,仍有不少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在实验室专心从事研究工作,并做出了一批出色的研究成果。曾昭抡仅在1932~1937年间,就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对“亚硝基苯酚”的研究成果,已载入《海氏有机化合物词典》,被国际化学界所采用;他改良的马利肯(Mulliken)熔点测定仪,曾为我国各大学普遍使用。

在有机理论方面,曾昭抡和孙承谔等提出了一个计算化合物沸点的公式,指出一个化合物的沸点与所含原子半径有一定关系,只需将原子半径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化合物的沸点。同时他们还提出了计算二元酸和脂肪酸熔点的公式。

分子结构

在分子结构方面,曾昭抡等测得四氯乙烯的偶极矩为零,证明了该化合物有对称结构。他还测出了已二酸的偶极矩为4.04D,并推断该酸有桶形结构。

无机与有机

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卤代物

曾昭抡

展开阅读全文 ∨

曾昭抡出版著作

1 C.L.Tseng.M.I.T.D.Sc.THESIS.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1926.

2 曾昭抡.炸药制备实验法.南京:国立编译馆,1934.

3 曾昭抡.原子与原子能.上海:三联书店,1950.

4 曾昭抡,梁家道.元素周期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5 曾昭抡.元素有机化学(第一分册.通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6 曾昭抡.东行日记.天津:大公报馆,1936.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重版.

7 曾昭抡,侯家骕译.有机物质分类反应及鉴定实验.南京:国立编译馆,1934.

8 曾昭抡.吴屏译.化学战争通论.南京:国立编译馆,1936.

9 梁家道,曾昭抡译.原子学说的进展与现况.上海:三联书店,1953.

10 曾昭抡,陶坤编译.苏联化学手册(第二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1 曾昭抡.一个改良的测熔点的仪器及几种测熔点仪器的比较.中国化学会会志,1933,1:143—

展开阅读全文 ∨

曾昭抡人物评价

曾昭抡毕生致力于科学、教育和学术团体的事业,是我国近代教育的改革者和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培育了几代科技人才和教育人才。是著名的进步教授,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