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之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焕之
国籍:中国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19.1.2
逝世日期:2000.3.19
职业:歌曲创作
毕业院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春节组曲》;《社会主义好》
代表作品: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春节组曲、社会主义好。
介绍
李焕之(1919.1.2~2000.3.19)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1919年出生于香港,少年时代在厦门度过。
学习之路
1936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延安到张家口,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上,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李焕之自幼爱好民间音乐,热心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1935年后,即开始创作歌曲,作有《牧羊哀歌》(郭沫若词)、《黄花曲》(蒋光慈词)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与蒲风等诗人合作抗日歌曲,作有《厦门自唱》(燕风词)、《保卫祖国》(克锋词)等。
40-50年代,他共创作了300余首声乐作品。其中较突出
个人简介
李焕之,作曲家。原籍福建晋江县。从小接触广东、福建的民间音乐,并在基督教会唱诗班习唱圣泳、习奏风琴。1936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萧友梅学习和声,并选修钢琴、合唱等课。1938年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同时在校任教员。抗战胜利后担任华北联合
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1949年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
李焕之于1935年开始创作歌曲,40至50年代,共创作了3000余首声乐作品。其中广为流唱的有《青年颂》、《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他曾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等
大事记
1919年1月生于香港。父亲李孙修,母亲郑惠珍,台北人。
1934年,李焕之在泉州培元中学念高中。
1936年春,李焕之考进上海国立专科学校,跟著名音乐教育家肖友梅学习和声。他聪颖好学,不久就显露出艺术才华。年方16岁时,就创作了曲谱《牧羊哀曲》,这是他的第一部音乐作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焕之在香港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抗战青年社,投入抗日文艺活动。
1938年7月,年方18的李焕之,终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刚进入而立之年的李焕之便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艺术团指导。
1957年,李焕之带领并执棒指挥的北京青年民歌合唱团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合唱比赛,荣获金质奖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58年10月,李焕之参加首都文化界慰问团来到阔别22年的厦门前线,心情非常激动。海防前线军民的英雄气概激励他创作了《第一交响
个人生平
李焕之祖籍福建晋江,1919年1月2日生于香港,早年在厦门双十中学读书。作曲家后来回忆道:“厦门双十中学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我的音乐爱好是母校培育的。当时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得很活跃,我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铜管乐队,这使我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还参加了其他文艺活动,陈梦韶老师把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改编为话剧演出,我还扮演剧中的小尼姑一角呢!这些活动,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还喜欢用风琴弹奏《友谊地久天长》、《老黑奴》等四部和声谱成的曲子。这对他形成合唱多声部思维、后来写作合唱曲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1935年,他读高中一年级时,就为郭沫若的诗作《牧羊哀歌》谱曲,成功的尝试使他毅然决然地走上音乐之路。
1936年春李焕之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1937年投入抗日文艺活动,作有《厦门自唱》(燕风词)、《保卫祖国》(克锋词)等早期歌曲。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
代表作品
李焕之四十余年来,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有传唱一时的《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歌曲,管弦乐作品有《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苏武》,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
作于1956年的《春节组曲》于当年全国音乐周首演时即获得听众一致赞赏。尤其是其中的《序曲——大秧歌》(后常以《春节序曲》为名单独演出)广受欢迎,成为中国喜庆佳节中屡演不辍的保留节目。《社会主义好》歌曲进行速度,旋律奋发激昂,高度颂扬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同时唱出了全国人民坚决跟定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教育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思想和成长。李焕之在合唱指挥、理论著述方面也有很深造诣,他的文字著述有:《作曲教程》、《怎样学习作曲》(又名《歌曲创作讲座》)、《音乐创作散论》、《民族民间音乐散论》、
个人作品
李焕之《春节组曲》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自1943年新秧歌运动后,“春节”就成了延安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相互见面,同歌共舞的节日,也成了党政军民相互关怀问候,共同鼓舞革命斗志的时节。组曲就是作者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与感受的产物,作于1955-1956年间。乐曲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全曲分四个乐章:
李焕之指挥音工团合唱
第一乐章“序曲”,是热烈欢快的大秧歌舞的概括描写,有闹秧歌的锣鼓声和歌声、秧歌队员的舞姿和灵巧的穿花场面,以及一唱百和的镜头。
第二乐章“情歌”,象一首抒情诗,是春节中的一个插曲。乐曲开始由英国管奏出引子而带出陕北情歌的主题,象在月光如水的延河边,青年男女漫步谈心。
第三乐章“盘歌”,回旋曲式的圆舞曲。作者把第一主题当作人民在节日中团结与友爱的主题,另外还有两个副题,这三部分的音调都是从不同的陕北领唱秧歌调中演变出来的
著作简介
书名:音乐论文选集
作者:李焕之1919~2000.3著
书名:音乐论文选集
出版社:北京音乐出版社
年份:1966
页数和开本:190页;19cm
主题:音乐(2)>文集(65)
中图分类号:音乐
内容提要:
本文集汇集了李焕之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最后一年撰写的有代表性的文论95篇。其中大部分发表在不同时期的音乐刊物上,小部分生前未及发表,还有几篇是在这次编书过程中根据焕之文稿中的随笔整理而成。这些文章广泛涉猎了音乐创作、述评、历史纪念、讲话、贺词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整部文集中占篇幅最大,分量最重。为能真实地记述焕之五十余年音乐思想的动态发展过程,选录的文章没有做内容上的删节或修改,以求尊重历史的原貌。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李焕之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最后一年撰写的有代表性的文论95篇。这些文章广泛涉猎了音乐创作、述评、历史纪念、讲话、贺词等多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李焕之同志是我国当
参与电影
《暴风骤雨》(1961)....作曲
《春暖花开》(1960)....作曲
《风从东方来》(1959)....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