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卜慕华简介

卜慕华简介

淘名人 2019-06-05 17:18 热度:

卜慕华

卜慕华(1914.7.22-1989),江苏省常州市人。襁褓6天即丧母,由祖母抚养,后跟随父亲和继母到北京生活。1937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51年7月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著名农科专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卜慕华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常州市

出生日期:1914年7月22日

逝世日期:1989年

职业:农田水利学家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人物简介

大革命时期,1925年小学毕业后考入教会办的北京崇德中学就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父亲病逝后,随继母返回家乡常州,靠微薄的恤血金和亲友接济苦度春秋,同时就读于常州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与同学一起去南京请愿、请战,被国民党政府连哄带骗地送到下关火车站,遣返常州。1932年报考浙江大学农学院,学习植物病理专业。在4年的大学生涯中,与进步同学创办壁报《清道夫》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积极参加抗日游行,去日本领事馆示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经学校推荐到上海商品检验局植物病虫检验室任助理。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每天都要到轮船码头检验进出口植物商品的病虫害。一次没收了日本商人进口的带有炭疽病的西瓜,检验长看后,却说这病不要紧,以后可以不没收,免得引起麻烦。又有一次检验日本人进口的苹果时。对这种丧权辱国的屈从行为极为愤慨,因而坚决辞职而去。1938年2月入中央农业实验所稻作系参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经历

卜慕华,1914年7月22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襁褓6天即丧母,由祖母抚养,后跟随父亲和继母到北京生活。父亲早年东渡日本留学时参加过孙中山的革命党,回国后曾在湖南、江苏从事推翻封建清朝政权的革命工作。1925年,卜慕华小学毕业后考入教会办的北京崇德中学就读。1929年父亲病逝后,15岁的卜慕华随继母返回家乡常州,靠微薄的恤血金和亲友接济苦度春秋,同时就读于常州中学。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在常州读高三的卜慕华义愤填膺,背上一条毯子就与同学一起去南京请愿、请战,结果被国民党政府连哄带骗地送到下关火车站,遣返常州。那时报刊上常有“实业救国”的言论,对热血青年尤具感染力。有人认为,中国既然以农立国,更应该以农兴国。受此影响,卜慕华于1932年报考了浙江大学农学院,学习植物病理专业。在4年的大学生涯中,他曾与进步同学创办壁报《清道夫》;1935年“一二·九”运动波及杭州,他积极参加抗日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成就

卜慕华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辗转贵州、四川等地从事水稻研究,在贵州农村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卜慕华在以小麦为主的病害研究和抗病育种工作中,收集了国内外小麦品种1300余种,在温室和田间进行条、叶、秆三种锈病的抗病性检定,取得了比较系统的资料,并刊印成册供这一地区抗锈育种参考应用。随之又从美国引进材料中筛选出对条锈病表现免疫或高抗、能够适应华北北部生态条件的少数品种,分发有关地点进行区域性观察,最后确定在晋东南示范推广“黑壳早”和“3007”两个早熟抗锈的冬小麦品种。1950年春,华北地区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他积极投入群众性评选良种运动,在河南新乡地区修武、武陟一带发现当地种植的半截芝(“白秃头”)品种不但高抗条锈病,而且丰产性好,当即肯定其扩大推广应用价值,麦收后就地组织群众串换种植,并定名为“平原50麦”。该品种在50年代初期、中期在豫北、冀南、晋南等地种植推广在500万亩以上,其抗锈

展开阅读全文 ∨

科学研究

卜慕华是中国较早重视农作物特别是小麦品种资源整理与研究的科学家之一。1955年前后,全国农业合作化逐渐进入高潮时期,农作物品种种植日趋单一化,不少农家品种和农民手中的珍贵材料大有丢失或濒临灭绝的危险。卜慕华认为,这些都是我们祖先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后培育优良新品种极有价值的源泉,于是大力呼吁各方面要重视我国北方品种的征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工作。1957年2月,在上级的支持下,他主持召开了“华北四省作物原始材料座谈会”,并邀请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大区代表共商大计。会上对华北地区已收集到的35种作物12964份品种材料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原始材料的观察整理、种植繁殖、室内保存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分工保存和下一步继续收集的方案。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农业部于1958年2月召开了全国大田作物品种会议。会前的准备和会上的技术工作都是以卜慕华为主筹划进行的。这是中国作物品种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