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齐思和简介

齐思和简介

淘名人 2019-06-03 13:10 热度:

齐思和

齐思和,字致中。教授。直隶宁津(今属山东宁津)人。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3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主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先秦史、中外关系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著有《中国史探研》、《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齐思和

别名:致中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宁津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80年

职业:历史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哈佛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史探研》,《中国和拜占廷帝国的关系》

人物生平

齐思和(1907年—1980年)字致中。中国历史学家。山东宁津县宁津镇五胡同人。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后,留学美国,在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西洋史。1935年7月获得历史科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私立中国大学等校历史系任教授,曾先后兼任中国大学历史系主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燕京大学文学院长等职。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授,1958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1979年被推选为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齐思和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中外。对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中西交通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英国史、美国史、史学史均有研究,尤其对先秦史和世界中世纪史造诣颇深。齐思和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开设过中国史商周至秦汉诸断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现代史、英国史、美国史等课程。他精研中国先秦史和世界中世纪史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齐思和着“周代锡命礼考”,即首先举西方封建制中臣服礼、宣誓效忠礼等,以与之对照,说明二者之相似。“孟子井田说辩”,则应用西方庄园制度,说明井田虽然是孟子的理想,当亦有所依据,并非完全凭空杜撰。他1935年在哈佛写的博士论文,“春秋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主要讲封土制、国家形态、经济社会状况等,颇有后来布洛赫《封建社会》一书之气势。在该书中西封建之比较中,齐思和说,中西封建制度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宗教,中国就没有西欧那样强有力的天主教会,不过西方天主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罗马教廷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组织、永久和平理念等,亦与封建制不合,经过多年的调整,教会始得适应于封建。而中国的宗教则并不构成对封建之妨碍,政治统治和宗教祭祀之职,统一于王、公、卿大夫之一身,故其权力更为强大;关于再分封,则中国的宗法制度既是一个祖先祭祀制,也是再分封制,如此使整个帝国转化成为一个大家族。而欧洲的再分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著作

主编《史学年报》、《燕京学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中的《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世界通史》第一卷、《外国历史小丛书》。主要著作有《中国史探研》、《中国和拜占廷帝国的关系》、《西洋现代史》(英文)、《世界中世纪讲义》,合编有《中外历史年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整理有《筹边夷务始末》(道光朝)、《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译有《中世纪初期的西欧》(合作)、《中世纪晚斯的西欧》(合作)、《新史学》等。

著作详述

重要论著有《黄帝的制器故事》《五行说之起源》。1938年前后,他着重研究战国史,作《战国制度考》,最早提出战国变法始于魏。在《孙子兵法著作时代考》中,提出《孙子》为战国时代产物,并提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为两种书,后为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汉简所证实。之后,又完成了《战国策著作时代考》《战国策著者高诱事迹考》。他研究西周史时,先后发表了《西周地理考》《毛诗名考》《周代锡名礼考》和《西周时代之政治思想》等论著。

有《魏源与晚清学风》,指出魏源是晚清学术运动的启蒙大师,被誉为魏源研究的里程碑。1951年,应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范文澜的邀请,参加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编辑工作,先后完成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部分,标点整理了《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编辑了《黄爵滋许乃济奏议合刊》。同时发表了多篇论文。在世界史方面,著作有《西洋现代史·提纲与文件》(英文专著),还编著了30万字的《世界中世

展开阅读全文 ∨

外界评价

齐思和是位爱国学者,“七七”事变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1938年,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捐赠药品,支援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顾日伪威胁,毅然辞退燕大教职,转入私立中国大学任教。当时,物价飞涨,

生活窘迫,但他宁愿含辛茹苦,也不事敌伪,清操自守,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解放后,他热爱共产党,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忠诚于教育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心备遭摧残,但仍治学不懈。粉碎“四人帮”后,他精神振奋,不顾病痛,从事关于民族大迁徙的研究和著作,并选订了中国史、世界史两种论文选集。1980年2月29日因心力衰竭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