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范绪箕简介

范绪箕简介

淘名人 2019-06-02 11:12 热度:

范绪箕

范绪箕,男,1914年1月5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江宁,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38年、1940年分别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工学硕士和机械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航空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著名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致力于航空事业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创建了浙江大学航空系,是华东航空学院和南京航空学院的主要领导人,主持设计、组织施工、建成了浙江大学3英尺低速风洞,南京航空学院亚、跨、超音速风洞和热应力模拟试验设备。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架靶机,对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办学方面,提出了尖子教师的培养制度,提倡教学科研并举并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办学思想。长期从事热弹性力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中国热应力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15年11月21日6时4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范绪箕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4年1月5日

逝世日期:2015年11月21日

职业:力学家,航空教育家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信仰:坚持工作、独立生活、心态平和、饮食健康

主要成就: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 创建了浙江大学航空系 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架靶机 成立华东航空学院

代表作品:热弹性力学的耦合理论,热应力的理论应用及中国发展概况

籍贯:江苏江宁

创办:浙江大学航空系

人物经历

范绪箕,1914年1月5日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满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留俄学生,学习铁路工程,回国后从事铁路技术工作,参加了由俄国支持的满洲里—绥芬河铁路的测量和修建工作。曾任中东铁路局局长,中苏理事会理事,是一位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童年的范绪箕受家庭影响,知晓国家富强非科学技术发展不可,读书尤为发奋。7岁入北京崇德中学附小,9岁即进崇德中学学习。

1925年,随家迁往哈尔滨,进哈尔滨工业大学俄文预科班学习,

1929年毕业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这所大学由俄国支持开办,教材用俄文,讲课亦用俄语。

范绪箕于1935年毕业,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同时他也精通了俄语。翌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攻读机械和航空工程,第2年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第三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40年在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指导下获航空工程博士学位。

在美留学的5年,是范绪箕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履历

1914年1月5日生于北京。

1925—192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俄文预科班学习。

1929—193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1936—1940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留学,1937年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38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40年获航空工程博士学位。

1940—1942年任浙江大学(遵义)副教授。

1942—1943年任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成都)研究员。

1943—1945年任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昆明)教授。

1945—1952年任浙江大学教授、航空系主任、总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1949—1950年任浙江大学、英士大学、三江大学接管委员会委员。

1952—1956年任华东航空学院教授、院务委员会主任、教务长、副院长。

1956—1979年任南京航空学院教授、副院长。

1979—1984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

2015年11月21日逝世于上海。

航空贡献

航空教育在中国起步于30年代,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天津的北洋大学、南京的中央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设立了航空系,但是仍不能满足航空发展的需要。1945年,范绪箕再次受聘为浙江大学教授,开始了筹建航空系的工作。当时抗战刚胜利,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物质条件是艰苦的。范绪箕认为,航空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才培养离不开实验设备,他作为系主任,一面大力聘请专家、技术员和工人,一面积极筹建实验设备。尤其是浙江大学3英尺低速风洞的建造,更是不易。无参考样板,就自行设计图纸,他亲自把关审核。缺少经费,不能委托工厂建造,他就自己出资千方百计搞材料,发动大家自己动手加工,终于建造成功这座风洞,在航空系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1952年,浙江大学航空系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在国内高校中已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与范绪箕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座风洞后来随院系调整时迁出,继续在西北工业大学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1952年秋季,

展开阅读全文 ∨

培养人才

从40年代开始,范绪箕在教育岗位上度过了50多个春秋,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公认的资历较深、水平较高的教授,为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范绪箕先后讲授过《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热应力理论》、《热应力实验技术》等课程。解放初,在浙江大学航空系时,由于俄语教师缺乏,他还给教师讲授过俄语课。他严于律己,备课充分,讲课生动,富有启发,常常举一反三,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欢迎。在南京航空学院期间,他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灌输,他常常提醒大家,对学生不要抱着走,而是要放开手脚让其自己走。他强调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要有竞争淘汰。他还亲自组织观摩示范上课,收到了良好效果。他重视教材建设,一直没有停止过教材的编审工作。他曾任国防科委航空专业教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认为,教材要删繁就简,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

科技创新

20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其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任何人,无论哪个国家,如果坐享其成,都有被抛在后头的危险。范绪箕对科学技术具有较强的观察力,他认识到,要随时跟踪新技术,注意国际发展动态,并要有迎头赶上的决心。

靶机是一种用于打靶训练的专用无人驾驶飞机,它具有造价低、重量轻、飞行时不受人体生理条件限制等特点。50年代,靶机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而在中国还是空白。范绪箕亲自抽调人员组织成立研究室,先后开展研制“南航一号”拖靶机和“南航二号”超音速靶机,并在此基础上演变为“长空一号”无人驾驶靶机。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锻炼提高了教师队伍,而且推动了南京航空学院科学研究的发展。南京航空学院已经成立了无人机研究所,相继研制成功的“长空”系列靶机满足了国防建设的需要。

从1962年起,范绪箕一直致力于热应力学科的发展,主持建成热应力模拟试验设备,完成了国家许多重要热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论著

1、范绪箕等.热弹性力学的耦合理论.力学进展,1982,12(4):339—345

2、范绪箕等.热应力的理论应用及中国发展概况。航天与航空,1983,3

3、FanHui—Tsi.AReviewofShockTubeDevelopments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Proceedingsofthe14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hockTubesandWaves,1983

4、FanHui—Tsietal.NumericalAnalysisofUncoupledDynamicProblemofThermoelasticity.JournalofThermalStresses,1984,7(2):149—161

5、FanHui—Tsietal.ExperimentalStudyofPressureandHeatFluxDistributio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言论

1.我们如今人力强了,年青一代的航空界人成长起来,国力也强了,所以才有了自己制造大飞机的可能性。我们国家要造自己的客机,最关键的就是发动机,大型客机的发动机非常复杂,很多航天人为此不断努力,结果都未能如愿。光是大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制作就曾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在如今我们国力强盛了,科技进步了,才有了攻克这些难题的可能性。

2.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很晚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航空是我的事业,但我对航天的兴趣不及建筑,我应该去学土建,这是后来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才逐渐认识到的,觉得自己的兴趣还是在建筑方面。我年轻时在哈尔滨受的是俄国式教育,毕业的时候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工厂,包括厂房外形和周围环境都要设计和画出图来。我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非常有兴趣,后来到国外留学,我就对各个地方的建筑造型及其结构特别有兴趣,这才确认原来自己喜欢的是这个。我在浙大总务处搞了一年多的行政工作,让我管钱,我是最不善于管钱的。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