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荧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吕荧
别名:何佶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5.11.25
逝世日期:1969.3.5
职业:美学家、教育家、学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代表作品:人的花朵、文学的倾向、艺术的理解、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
人物生平
吕荧(1915—1969),原名何佶,笔名吕荧,安徽省天长县新何庄(今仁和集镇)人。
民国4年(1915年)11月25日出生于一地主家庭,7岁起在家读私塾,民国17年去南京,在南京读完小学和中学。中学期间,爱好文学,开始学习写作诗歌和散文,阅读了鲁迅等人作品和苏联小说。民国24年考取北京大学历史系。“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大学期间写诗,又写文艺评论文章,是北京大学进步文艺团体“浪花社”的主要成员之一。
民国26年北平沦陷后,吕荧随流亡学生赴武汉,民国27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结识了胡风等文艺界知名人士。胡风还在《七月》杂志为他发表短篇小说《新中国的火炬》。是年,又与罗锋等结伴赴延安,至西安时因国民党封锁了道路,遂去山西临汾“民族解放先锋队”工作。后因身体多病,难以适应,于民国28年去西南联大复读。
民国29
人物成就
吕荧先生21岁就参加了进步文艺团体“浪花社”,为该社的主要成员;24岁,发表了进步小说《北中国的炬火》;26岁,发表了译作:G·卢卡契的《叙述与描写》;27岁,发表了论艾青与田间的《人的花朵》,译作:高尔基的《普式庚论草稿》。从此,文思若涌,多产而且高质量;32岁,当了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36岁,当了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39岁,参加当时我国美学界的激烈论争,成了“美在主观”这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吕荧先生的美学研究,奠定了山东大学美学研究的精神传统;吕荧先生在山大教书时的学生,后来在美学研究上卓有成绩的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来祥先生曾深情地回忆起吕荧先生给他授课时的情景;周先生承认,他对于美学的兴趣和爱好,正得之于吕先生的启蒙和指导。周先生认为,吕先生对于真理的探求精神,治学的严格与严谨态度,尤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介绍,都对自己后来的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山东大学的美学
人物佚事
执教山东大学
1950年,吕荧应邀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文系主任、教授,主讲文艺理论课程。当时还是山大中文系学生的李希凡先生回忆道:他高高的身材,脸庞白皙而清癯,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镜。
我记得,他开始给我们上课时,似是初春季节(可能是1951年的3、4月间),学生们的春装已经上身,可吕先生仍然是全副冬装——大衣、绒线帽,棉鞋,外出时还要戴着口罩!那身体衰弱的情况,确如碧野同志在文章中所说,谁也难以想象,我们的吕先生,在当年的北京大学的跳远比赛中曾获得过第一名!不过,他身体虽然衰弱,讲课时声音不高,却沉稳有力,哪怕是坐在后面的同学也听得很清楚。他的讲课言简意赅,条理分明,正像他的论著一样,高度概括,很少水分,如浓缩的结晶品,但又决不枯燥,让你明白地把握到原理,并能引起你举一反三的联想。他讲授的文艺学,在那时就已有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贯串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例证、分析,都出自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这
人物著作
人的花朵(论文集)1944,重庆泥土社
火的云霞(论文集)1949,上海书报联合发行所
文学的倾向(论文集)1950,上海书报联合发行所
关于工人文艺(论文集)1952,新文艺
艺术的理解(论文集)1958,作家
美学书怀(论文集)1959,作家
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1984,上海文艺
翻译书目
普式庚论(理论)苏联·卢那卡尔斯基著,1943,远方书店
叶甫盖尼.奥涅金(长诗)俄国·普希金著,1944,云围书屋
普式庚传苏联·吉尔波丁著,1946,国际文化服务社
叙述与描写(理论)匈牙利·卢卡契著,1947,新新出版社
列宁论作家1952,新文艺
列宁与文学问题苏联·米雅斯尼科夫等著,1953,国际文化服务社
仲夏夜之梦(戏剧)英国·莎士比亚著,1954,作家
论西欧文学苏联·普列汉诺夫著,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