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郑奕奏简介

郑奕奏简介

淘名人 2019-05-29 16:56 热度:

郑奕奏

郑奕奏(1903~1993年),福建长乐县人,闽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艺名传康,他幼年家贫,11岁入儒林班“善传奇”学戏,最初从“京鼓吹”艺人陈幼容学唱段,从“平讲班”艺人陈金福学表演。13岁得善传奇班的教戏师傅、京剧和昆曲演员吴善宝的指点。16岁主演古装戏《紫玉钗》、《黛玉葬花》、《晴雯补裘》、《杜十娘》、《红娘递柬》、《孟姜女》、《凤阳花鼓》等,并在时装戏《孤儿血》、《新茶花》和《蔡松坡》中扮演女主角。在短时间内跃居名旦之首。那时的福州人打麻将都把“东南西北”改刻为“郑曾薛马”四大名旦,摸得“郑”字牌引以为荣。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郑奕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长乐县

出生日期:1903年

逝世日期:1993年

个人简介

19岁倒嗓辍演。此间,一面随庄质夫、郭知朱学诗词古文,一面喊嗓、练身段。24岁重登舞台,声誉日重。“马尾海军扛奏团”将领醵资,将戏中道具锄头包金。所灌唱片畅销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影响甚广,被誉为“福建梅兰芳”。26岁以后,从善传奇班转到赛天然班演出,以演《百蝶香柴扇》、《安安送米》、《秦香莲》、《朱砂记》等青衣戏最受欢迎。抗日战争期间,郑奕奏由于生活所迫,演出繁重,再度倒嗓,1939年退出舞台,改以教戏为生。建国后,被人民政府从古田山区接回福州定居。

郑奕奏先后担任福建省实验闽剧团艺术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戏曲研究所舞台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郑奕奏的唱腔细腻柔婉,字正腔圆,一板一眼、一腔一调都十分考究,且富于变化,听来清新动人。他的身段轻盈,表演朴实,艺

展开阅读全文 ∨

名扬曲坛

郑奕奏,六岁随父亲到福州,住在达道路。十岁时以六十角大洋的身价写下学艺五年四的艺榜,进善传奇儒林班,取艺名传坤,学青衣。启蒙师傅林金福教基本功,陈幼榕教唱腔。十二岁以《八美楼》中苏小燕登台,一套拍马动作,四句滴水曲牌,博得满堂彩。老板张阿渠心中欢喜,出重资延聘系京昆师傅吴善宝单独给郑奕奏教戏。吴善宝,文、武、昆、乱皆能,人称“状元戏子”,他将一身技艺悉心传授,影响了郑奕奏之后几十年的舞台生涯。

该拿什么来形容郑奕奏在舞台上的仪态万千呢?不必说清秀的容貌,轻盈的体态,单是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别样的袅娜风流,就是其他演员所不及。他所饰演的角色多是大家闺秀,即使在发黄的剧照中,也能看出他仪态端庄,神情从容淡定,自有一种气度,这不仅仅是外在的美所能涵盖的,而是演员揣摩人物内心、再现人物风采的不凡的艺术才华的展现。

郑奕奏不仅舞台形象光彩照人,生活中也是谈吐不俗,貌恂恂如佳子弟,因而戏迷中文人学子尤多,他

展开阅读全文 ∨

建国之后

建国初,郑一度在外地教戏。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期间,周总理久闻郑之名声,向代表询问他的近况。于是,50岁的郑奕奏被接回福州,安排在实验闽剧团,有了安身的岗位,教年轻演员演戏,也到海外如印尼等国家传授闽剧艺术。教戏外,他也参加导演工作,《渔船花烛》1954年获华东区戏曲会演导演奖。1963年,郑主演的《百蝶香柴扇》拍成电影。

艺术成就

郑奕奏的唱腔也十分独特,他的嗓音并不十分响亮,尤其在倒嗓之后重登舞台,嗓子也不可能恢复如初。因此,他演唱往往“走下韵”,缠绵悱恻,哀怨婉转,配以衬词,一唱三叹,韵味无穷,由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人称“福建梅兰芳”,有“北梅南郑”之誉。1956年郑奕奏到北京开会,得以晤见梅兰芳,梅赠以照片并题诗:南北艺人感同深,留得芳名共到今,见晚如逢亲手足,应将肝胆照知心。

在闽剧的黄金时代,除郑奕奏外还涌现出许多名演员,如“四大名旦”的曾元官、薛良官、马秋官,还有傅亿浓、陈芝卿、黄荫雾,丑角唐秀山、林务夏、小生萧梦尘、李铭玉,老生张江水等,他们的熠熠光辉照亮了三十年代的闽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