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石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傅小石
别名:傅益筠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新余
出生日期:1932年
逝世日期:2016年8月17日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代表作品:《梁楷》《布袋和尚》《山鬼》《傅小石工笔画集》
人物简介
傅小石自幼受父亲傅抱石熏陶,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残疾人协会理事,美国世界名人研究院的特邀顾问,入编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选(台湾出版)、中国书画选(香港出版),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并入编<<世界名人录>>。近年多作中国画,1979年作品参加“未名画展”后曾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北京,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琵琶行》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有《琵琶行》、《达摩》、《梁楷》、《贵妃醉酒》、《布袋和尚》、《梦幻仕女图》、《夜市图》《山鬼》等。出版有《傅小石左笔画集》。傅小石先生自幼受父亲熏陶绘画,但他不满足于仿效父亲的作品而勇于探索刻意求新,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泼墨没骨人物画风,特别擅长以国画表现手法画出具有油画效果,立体感极强的国画人体。这在国画人物中还极为少见。傅小石的作品生动传神,酣畅
人物生平
1980年至今先后在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海口等地共举办30多次个展,作品均被以上国内外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及个人收藏。代表作品《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敦煌壁画》,《木兰从军》,《轻歌曼舞》及《水泊梁山》等。
1933年去北京参加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全国100名画家画展,其作品《蝶恋花》编印入《中南海藏画集》,并被中南海收藏。1994年去江西新余参加傅抱石诞辰90周年画展,将作品《琵琶行》捐赠给新余博物馆。1995年巨幅仿父山水画《潇潇暮雨》代表中国政府赠给联合国亚太组织。1998年3月湖南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美术全集》中的素描类“少女”和“缝补”均为傅小石画其夫人的素描作品。1998年江苏美术节,作品《离骚》获奖。1999年作品《木兰从军》在全国美展获优秀奖。2000年10月中国艺术节,作品《秋游图》选入国际中国画大展。在2001年9
艺术年表
1956年在校时参加京津版画展,并出版了明信片《护城河之夕(木刻)》。
1956年《版画》第一期封三印有铜版画《早读》等。
1961年参加了全国美协举办的版画展,作品有《我们相见在天安门》、《怒潮》等两幅。
1962年参加江苏水印木刻展览,作品有《船厂》、《张寒月》及《虎丘塔》等三幅。
1963年10月,参加江苏省第二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有《斗争万岁》、《胜利万岁》两幅。
1964年在解放军画报出版了版画《黑人斗争》;同年在中国文学(英文版)发表了速写《傅抱石在构思作画》;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明信片《黑人依斯波尔像》、《人民万岁》。
1966年文革时热心于创作版画,并画了不少油画像。
1972年2月,创作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美髯公朱仝》两幅作品。
1977年努力创作;改原学版画为国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创作了近百幅泼墨没骨人物画。
1980年至今先后在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国内北京
人物生活
他出生名门,是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的长子,却因此在读书时就被打成右派,从此命运多舛,平反后又因中风落下残疾,仅剩左手能动……种种厄运并没有将他击倒,反而如同一个骁勇的战士,用左手重拾画笔,驰骋在艺术的世界里。他就是画家傅小石,以左笔泼墨人物画誉满画坛,打造了艺术传奇。历经劫波成大器,傅小石成功的背后,始终有一个女人不离不弃地相扶左右,她就是王汝瑜。
鲜为人知的是,这对伉俪情深40余年的夫妻,爱情故事极为传奇感人:王汝瑜在认识傅小石之前有过一段婚姻,还有一个孩子,傅小石突破成见和压力坚持和她结婚,给了她一个幸福的家;当傅小石历经坎坷时,王汝瑜回报给他不离不弃、坚贞永恒的爱,鼓励并帮助他重新找到了艺术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