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于立群简介

于立群简介

淘名人 2019-05-06 22:55 热度:

于立群

于立群 (1916年-1979年),广西贺县人(今广西贺州市)。郭沫若夫人,女书画家。青年时期曾从事歌舞及电影表演。自幼喜爱书法艺术,以习颜字起步,后在郭沫若身边,受其熏陶指教,研读历代碑帖,专擅篆隶,喜作大字。其作品被毛主席故居、成都杜甫草堂等博物馆收藏。出版有《于立群遗墨》。

基本资料

中文名:于立群

别名:佩珊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西贺县(今贺州)

出生日期:1916年

逝世日期:1979年2月25日

职业:书法家,画家、演员、政治革命家

毕业院校:上海电影学校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于立群遗墨》

政党: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中国有名的才女、书法家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原来是成立于1938年10月1日的平桂矿务局。矿务局本部设于钟山县西湾镇,局大门上仍保存完好的“平桂矿务局”几个大字是郭沫若所题。郭沫若为什么要为一个岭南小镇的矿务局题名呢?原来这位世界有名的大文豪是贺县姑爷。他的夫人于立群是广西贺县(今贺州)人,中国有名的才女、书法家。

名门出身的大家闺秀

于立群,贺县(今贺州)桂岭人。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榜眼”。于式枚榜眼及第以后,首任的官职是广东学台,相当于当今的教育厅长。这位科举出身的学台,却大力主张废除科举、创办学校,是位洋务派。广东省立优等师范创办后,他就兼任学校的学监并亲自上台讲课。后来出任驻德大使、吏部侍郎等职。其后任李鸿章幕僚十余年。官至正二品,从一品,对两广的教育事业贡献较大。

于式枚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没有结婚。他将胞弟于式棱的儿子于孝侯收为继子。这便是于立群的父亲。

于立群的母亲是西林县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初见沫若

第一次见面,于立群给郭沫若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两条小辫子,一身蓝布衫,面孔被阳光晒得半黑,言谈举止稳重端庄,绝无一般女明星的轻浮与浅薄。

郭沫若对于立群一见如故,还因为于立群是于立忱的胞妹,郭沫若从于立群的脸上仿佛又看到了于立忱的面影。

这次见面,于立群把大姐于立忱思念郭沫若的诗笺交给了他。郭沫若心情十分激动。他想自己对于立忱最好的纪念就是:“我有责任保护立群,但愿我能把爱她姐姐的心转移到她的身上!”

从此以后,郭沫若和于立群就经常见面了。郭沫若是功成名就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年长于立群24岁,又加之是胞姐的挚友,所以于立群对他是十分敬重与爱戴的。

感情渐进

抗战全面爆发后,于立群参加抗战演出二队,随着郭沫若经香港辗转到了桂林。郭沫若在上海和夏衍创办的《救亡日报》,迁到广州继转桂林复刊。在广州复刊后,于立群已经是地下共产党员,便到报社任编辑。不久,两人渐渐产生感情。后来郭沫若要去武汉任国民革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事迹

多灾多难

于立群一生多灾多难,解放前不停歇地在东奔西走。郭沫若曾经和五个女子有过婚恋关系,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张琼华、(1890—1980)1912年结婚后,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但未离异,无子女。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日本女子,1916年恋爱同居,五个子女。解放后由中国政府安置,副部长级待遇,七十年代末始任全国政协委员。于立群是第五位女子,第三位也是陪伴终生的一位夫人。

解放后,于立群的身体一度非常糟糕,还患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不得不暂时和郭沫若及子女们分开,住到外地的医院进行静养。当她的身体基本复原回到北京后,周恩来总理还亲自安排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消息,《人民日报》为郭沫若和于立群刊登了一张十分清晰的全身照。那张照片上共有3人,中间是他们会见的外宾,郭沫若和于立群分立两旁。那张照片在当时很轰动,知道内情的人,无不为周恩来关心人、体贴人的态度感动。

自从1938

展开阅读全文 ∨

书坛精英

受到家庭的熏陶,于立群性格文雅娴静,好读书,还十分喜爱书法。因为她的祖父是写颜体的,母亲也是写颜体的,她从小就练就了悬肘书写的硬本领。她以颜体和隶书最为拿手,特别是她的正宗颜体字行书,遒劲、苍勃,气浑雄厚,让人惊奇,就连郭沫若这样的大书法家也赞叹不已。在《洪波曲》中,郭沫若曾经夸奖过这个“小妹妹”的书法,说她写的字严肃,说她的写法对人有着一种规范的作用,能使一个人的生活也严肃起来。郭沫若擅长行书,特长写些小字,而她则喜欢写大字。夫妻俩能将各自的字巧妙地安排、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幅生动的书法艺术。1963年春节,郭沫若和于立群到老舍家做客。见到老舍的书房里摆着文房四宝,于立群书兴大发,在一幅中堂上悬肘写下了八个大字:“东风骀荡,北极巍峨”,占去了五分之二左右的篇幅。刚写完,郭沫若就抢过笔去,在于立群的大字旁,用洒脱的行书写下了满满四行密密麻麻的核桃般大小的字,那是他的新作《满江红·迎春节》。夫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