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朱家溍简介

朱家溍简介

淘名人 2019-05-05 14:56 热度:

朱家溍

朱家溍(1914-2003),字季黄,浙江萧山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生于1914年,从小在北京长大。其父朱翼庵,名文钧,1902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就读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毕业归国后出任财政部盐务署署长。由于家学渊源,所以对中国的古籍碑帖有较多的了解,早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书香门第的朱家除了四壁图书外,也陆续收藏了很多各类文物。中国有一份在收藏界很出名的杂志叫《收藏家》,该刊自创刊号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连载《介祉堂藏书画器物录》、《欧斋藏帖目录》和《六唐人斋藏书录》。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家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萧山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2003年9月29日

职业:文物专家、清史专家、戏曲研究家

代表作品:《两朝御览图书》、《明清帝后宝玺》、《历代著录法书目》等

人物介绍

在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长大,从小就对文物有着特殊爱好的朱家溍也差点与他现在从事的文物鉴定工作无缘。在读中学时,除了学校的功课之外,他在家还要背诵经史诗文,点读全部《资治通鉴》,学作古文、诗、词。这使他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日后从事的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故宫博物院曾将大批文物迁至西南。1943年,故宫博物院在重庆市区的中央图书馆内举办了一次短期展览。参展的83箱文物,均为1934年参加伦敦艺术展的中国古代名画。当时,朱家溍被借调去当临时工,这使得从十几岁起就随着父亲每日接触金石书画的他十分兴奋,这些卷、轴、册的打开对他来说就如生活中其他事物一样熟悉。他一边工作,一边欣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时候的享受无法形容”。因为,这是他离开校园后第一次接触自己熟悉的事物。

抗战结束后回到北京,朱家溍正式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从此,他与故宫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缘份。走在红墙环绕、宏伟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生平

一代大师朱家溍于2003年9月29日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90岁。

朱家溍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廿五世孙。其父朱文钧先生,字幼平,号翼盦,是著名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院藏古代书画碑帖等文物。朱家溍生前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员、著名文物专家和清史专家,还是著名的戏曲研究家。他自幼受著名金石学家、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朱翼庵的影响,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文物,青年时代已能鉴定书画碑帖。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到故宫博物院从事鉴定研究和陈列展览工作,至今已近60年,将全部心血和智慧倾注于故宫和国家文博事业。多年来,故宫及国家购买的许多珍贵文物字画,他都参与了鉴定,并主持国家一级文物、故宫太和殿金銮宝座的修复和原状复原工作。

朱家溍自幼酷嗜戏曲,早年师事范福泰、迟月亭、陈少武、刘砚芳、曹心泉、钱宝森等名家。1950至1961年,他兼任梅兰芳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

相关著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博物馆编纂图籍出现新气象,允许主编署名,不再只是干巴巴的署上一个单位的名称了。最先出现有朱家溍署名的著述,就是1983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公司出版的《国宝》,其内容包括青铜器、书法、绘画、瓷器、玉器、漆器、珐琅、木器、织绣等众多门类。1983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将此书列为本年度第一流图书,中国领导人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中也常有此书。此后,他还为故宫主编了《两朝御览图书》、《明清帝后宝玺》、《清代后妃首饰》、《历代著录法书目》等。中宣部主持编印的《中国美术全集》60册中,他与人合编的《竹木牙角器》、《漆器》两册,早已有了英文本。《中国美术分类全集》400册中有12册由他主编……

朱家溍学识渊博,研究广泛。在参加编纂《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册)认选文物门类时,他请别人先选,把最后无人认选的《清代武备》、《明清家具》、《清代戏曲服饰》等都承揽了下来。这其中固然有他研究有素、出

展开阅读全文 ∨

藏书目录学

1947年任北平故宫博物院编纂。古籍版本学、文献目录学造诣颇深。早在青年时代,就曾整理家藏的2万余册古籍善本,按经、史、子、集分部别类排架,每类所列各书,以时代为次,编为《萧山朱氏六唐人斋藏书录》,共8卷。“六唐人斋”系因其父得宋蜀本《六唐人集》并名其藏书室,所以书目便以此为题。这部藏书目录后来连载于《收藏家》杂志。家藏图书无偿捐献给了国家。为配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主持了“故宫现存善本书目”的鉴定和编选工作。其中收入《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者2600种,10万余册,多是海内罕见的明清刻本、孤本、殿本和内府抄本等佳刻精抄。1990年代初,在故宫图书馆主持编纂了《两朝御览图书》,是故宫图书馆的第一批出版物,也是首次以大量彩色图版系统介绍和展示馆藏中具有代表性的明、清皇家精抄佳架的善本图录。分别介绍了明清皇家藏书源流,明清内府精写本,明清内府刻本、套印本、铜木活字摆印本及版画插图,少数民族文种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故居

朱家溍的故居——板厂胡同34号

板厂胡同属东城区交道口地区,是交道口南大街路西从南往北数的第二条胡同。胡同自东向西沟通交道口南大街和南锣鼓巷,长400多米。该胡同在清乾隆时称“板肠胡同”,宣统时称“板厂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称“交道口南八条”,“文化大革命”中改称“大跃进路二条”,1979年复称“板厂胡同”。板厂胡同34号,原为炒豆胡同乙23号(今77号)后门,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僧王府”中所的后院,在胡同西口内南侧,坐南朝北,原有房屋16.5间,建筑面积372.7平方米,房屋均为带廊檐的卷棚式筒瓦房。20世纪50年代初期登记的产权人为朱家济、朱家濂、朱家源、朱家溍4人。

僧格林沁王府由东、中、西三所四进院组成;大门开在东所,为五脊六兽三开间亲王府门;正殿建在中所正院,台阶五层,举架高大,饰有脊兽。中所为“僧王府”的主体建筑。

民国时,僧格林沁的曾孙阿穆尔灵圭死后,因欠族中赡养费而被控

展开阅读全文 ∨

京剧情缘

朱家溍先生与京剧

我获识朱老在50年代,谊在师友之间,算来也有40多年了。我和朱老、刘曾复先生都是九三学社的成员,当时九三学社的同志认为有三个人懂京戏,即朱老和刘老,加上我这妄附骥尾的有名无实的人。社中央每逢遇到有关京戏方面的问题,经常找我们三个人咨询。我从朱老那里学到不少有关京戏方面的知识、学问,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朱老对京戏,不仅见多识广,而且能亲自粉墨登场。作为一位业余京剧爱好者,朱老是富有实践经验的前辈。有人每以“名票”称朱老,朱老却不同意这一称呼:这里有必要稍加解释。

所谓“票友”,并非所有业余戏曲爱好者都可涵盖其中,而是专指参加票房组织的成员。以京戏而论,清末有“遥吟俯唱”票房,民初有“春阳友会”。

前者知名者如陈子方(旦)、王雨田(生)、讷绍先(净);后者知名者如恩禹之、乔荩臣、陈远亭(以上老生)、林钧甫(旦)等。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票友。至于朱老,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一名酷爱京戏的戏众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