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施光南简介

施光南简介

淘名人 2019-04-28 18:14 热度:

施光南

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05月02日),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祖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1940年8月22日在重庆市南岸出生,父亲施复亮是共青团早期领导人,母亲是重庆江津人。施光南1948年回源东叶村老家上小学,1949年在金华城内小学毕业。解放后随父母移居北京,在父亲影响下开始学习作曲,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959年转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先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补习两年,再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任创作员。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C小调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青春》,管弦乐小合奏《打酥油茶的小姑娘》,小提琴独奏《瑞丽江边》。获奖作品有:《祝酒歌》获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创作奖及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第一名,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亚洲文化中心选为在亚洲青少年中推荐的歌曲;朱逢博首唱的《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在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中获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1980年文化部及中国音协主办的优秀群众歌曲评选中获奖;《立功喜报寄回家》在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中获优秀创作奖;《瑞丽江边》《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已流传国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施光南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重庆市南岸

出生日期:1940年8月22日

逝世日期:1990年5月2日

职业:作曲家

毕业院校: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新中国乐坛上成就卓然的作曲家

代表作品:《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月光下的凤尾竹》、《祝酒歌》等

人物生平

施光南,祖籍浙江金华,1940年8月22日出生于重庆南山,从小酷爱音乐。中学时代先就读于北京圆明园旧址上那所从张家口迁来的101中学,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校期间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付于了音乐。

1964年,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他创作的女中音独唱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旋律流畅上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深得群众喜爱。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施光南把万马齐喑后民众扬眉高歌的心情与自己的一腔喜悦化成一曲《祝酒歌》,顿时传遍了华夏大地,它陶醉了亿万中国人民,成为一代颂歌。

1979年7月,施光南调入原中央乐团,他接连创作了《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无论是对当代青年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讴歌,或是对祖国的深深热恋和对家乡的殷切期望,都唱出了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心声,唤起了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成为经久不衰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生活

被扣“修正主义”帽子

1970年前后创作了《最美的赞歌献给党》《赶着马儿走山乡》《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清新优美的抒情歌曲,流畅上口、具有浓厚民族风味,受到广大群众欢迎,但也因这些作品,他在文革中被扣上了“修正主义”、“靡靡之音”、“黑色回潮”等帽子。

大量新作品问世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施光南与亿万人民群众的心一道沸腾起来,他把民众的扬眉高歌的心情和自己的一腔喜悦化成了一曲《祝酒歌》,这首歌传遍了华夏大地,陶醉了亿万中国人民,成为一代颂歌。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爱戴,施光南用泪水谱写了《周总理,你在那里》,以独特、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千千万万人积聚已久的悲痛和思念,牵动着所有人的心。1978年7月,施光南调入中央乐团,此后,他的创作灵感尽情喷发,先后创作了《生活是多么美丽》《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1979年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并当选为理事,后任

展开阅读全文 ∨

家庭情况

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在日本帝国主义飞机狂轰滥炸的重庆,1940年8月22日,一个新生命降临了。在用竹子搭起的临时医院里。医生去用餐时,胎儿连着衣胞从母体里一起滚了出来。粘糊糊的“羊水”糊住了胎儿的眼睛、鼻子和小嘴。婴儿被窒息着,生命垂危……

婴儿的父亲急急跑去把医生叫来,及时抢救,解开衣胞。婴儿哇地哭出了第一声……

光南的姐姐(后排左一)、姐夫(后排左二)、哥哥(后排右二)、光南(后排右一),母亲钟复光(前排左),父亲施复亮(前排右)。1993年4月份

父亲施复亮。母亲钟复光。儿子诞生在重庆南山脚下。因此,婴儿起名叫施光南。

钟复光,四川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她出生的日子阴历四月八日(阳历5月4日),正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佛日,故她起名佛光。她参加革命后,改名复光。她是黄埔军校的第一代女兵。1927年,她任军校女生队的教导员。抗日英雄赵一曼就是她的学生。抗日战争后,钟复光到重庆筹办南方印书馆,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C小调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青春》,管弦乐小合奏《打酥油茶的小姑娘》,小提琴独奏《瑞丽江边》,歌剧音乐《伤逝》,电影音乐《幽灵》,京剧音乐《红云岗》,河北梆子音乐《红灯记》,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海的恋歌》,歌曲《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立功喜报寄回家》《台湾当归歌》《摇篮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漓江谣》《火车司机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歌剧《屈原》等。其中《祝酒歌》获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创作奖及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第一名,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亚洲文化中心选为在亚洲青少年中推荐的歌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在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中获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1980年文化部及中国音协主办的优秀群众歌曲评选中获奖;《立功喜报寄回家》在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中获优秀创作奖;《瑞丽江边》《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已流传国外。

在他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影响

新中国乐坛上成就卓然的作曲家

施光南是新中国乐坛上一位成就卓然的作曲家。其创作涉及多个领域,且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准;而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的当首推其歌曲创作。他的歌曲旋律既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具有通俗性,可谓“雅俗共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立足于民族传统,融汇各民族、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之神韵,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创造性地运用于创作实践”的创作思想,对当代及今后的歌曲创作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掌握了西洋作曲知识

施光南既掌握了西洋作曲知识,又熟悉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且善于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和体裁多种多样,音乐语言新鲜活泼,风格热情瑰丽,富有民族特点和生活气息。1980年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等联合举办他的声乐新作品音乐会,在京、津演出,反映强烈。

爱国是我创作永恒的主题

施光南对党、对人民、对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

圆梦歌剧

1990年4月18日,一个普通的春日,永远地改变了洪如丁的人生。40出头的她,在一瞬间失去了丈夫施光南——一个何等优秀的丈夫!

施光南去世后,经热心的朋友帮忙,陆续出了施光南作品盒带、激光唱片。又在王先豫等一群施光南的101中同学的协助下出版了施光南作品集等几种书籍。但洪如丁心里仍是沉甸甸的,因为她还没有能够圆上萦绕在丈夫胸中长达20余年的一个梦。

这个梦就是歌剧《屈原》。当施光南还是个翩翩少年的时候,他读到郭沫若的《屈原》话剧剧本,一下子就被这部戏的宏大气势、绚丽色彩及剧中屈原、婵娟、南后等生动形象所吸引。他认定这是一部歌剧体材,暗下决心要把它写成一部史诗般的歌剧。1963年在音乐学院读书的施光南决定把剧本中的《雷电颂》一折先改编出来,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并给郭老写信,受到他热情的鼓励。可惜迫于多年的政治气候,这个计划只能搁浅。直到1984年,在中央歌剧院的支持下,韩伟和施光南动手写剧本。

洪如

展开阅读全文 ∨

妻子回忆

祖籍金华的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英年早逝,不到50岁就离开了我们。有关他的祭日,许多人都认为是1990年5月2日,他的夫人洪如丁却私下把祭日定在4月18日。每逢这天她都要捧着鲜花为施光南扫墓,这里是他们两个人相守的世界。对施光南过早离世,洪如丁记忆犹新:那件事来得太突然了!

1990年4月18日中午,施光南兴致很高,还与夫人开玩笑,故意藏起她的车钥匙。直到夫人上班时间到了,目送着她离开家门。紧接着发生的事情洪如丁一辈子都忘不掉。洪如丁在工作中,女儿突然打电话告诉她:“爸爸唱歌的时候,手突然麻木,已经把他扶到了沙发上。”并急切地叫她赶紧回家。因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洪如丁半信半疑地回来了。

母女俩把施光南送到了医院。接下来的事情让人出乎意外,医院通知单位来人。洪如丁当时就懵了:经诊断,施光南得的是脑溢血。

医务人员全力抢救14天,但是施光南的心脏还是于5月2日停止了跳动。洪如丁后来才了解,其实当天晚上,施光南

展开阅读全文 ∨

与祝酒歌

歌坛上曾有过这样一件趣事:两位烟不离手的作者在吞云吐雾中创作了《戒烟歌》,而另两位与酒无缘的合作伙伴在激情如醉的状态下写出了《祝酒歌》,这其中之一便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同志。施光南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他曾创作了许多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歌曲。尤其是《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等等,这些歌唱出了亿万人的欢乐与追求,抒发的是人民大众的心声,他的歌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坐标。

历史终于翻开了一九七六年的十月六日,这一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当听到“四人帮”被粉碎后,从南到北,从上到下,各行各业的群众敲响锣鼓,扭起秧歌,情不自禁的去游行,去狂欢。各单位食堂都不约而同地备下喜宴美酒,形成“八亿神州举金杯”的感人场面。滴酒不沾的施光南在接到我的歌词后,即刻进入一种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并在短短几天内将曲谱定稿。在《祝酒歌》中,他选用热情奔放而又富于舞蹈动感的新疆音调为素材,歌曲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纪念

施光南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上个世纪70年代,施光南的《祝酒歌》抒发了亿万人民的心情,传遍了大江南北。而施光南的名字也同他的作品一起被广大音乐爱好者熟知,他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认识我》等不仅旋律优美,民族风格浓郁,同时具有很强的生活底蕴。1990年5月2日,年仅50岁的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与世长辞,使中国音乐界失去了一位德艺双馨的优秀作曲家。

施光南的《祝酒歌》和《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成为广为传唱的最流行的歌曲,而著名歌唱家李光羲、杨洪基、韩芝萍和关牧村等在世纪剧院重新唱起施光南创作的这些熟悉的旋律。除了《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多情的土地》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外,音乐会上还演唱了两首过去在音乐会上没有演唱过的歌曲《最美的赞歌献给党》和《赶着马儿走山乡》。

施光南曾经说过:“‘爱国’是我创作永恒的主题。”在施光南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美好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荣誉

2018年11月,施光南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施光南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

人物评价

施光南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创作实践中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为人民留下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国妈妈》《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数以千计的音乐作品,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坚持把爱国作为音乐创作的永恒主题,为人民书写创作,讴歌改革开放,谱写时代赞歌,被誉为“时代的歌手”。作品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重振民族精神的企盼,引起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奋发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