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林君复简介

林君复简介

淘名人 2018-12-01 15:36 热度:

林君复

林君复(1879—1942),广东中山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在广州格致书院读书,后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日本宏文书院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结识孙中山先生,并在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华侨中筹得一批款项,并将家产变卖,交与黄兴、朱执信作为革命经费。1906年奉孙中山派遣,赴澳门创办仁声剧社,宣传革命,揭露满清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后成为香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毁家纾难购买军火准备香山起义。1911年11月,策动新军营长任鹤年部起义。香山光复后,率领香山民军进军广州,与各路民军会师。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广州各界推举林君复为广东副都督,伍廷芳、廖仲恺等推举林君复为农民部长等高级官职,但林君复予以婉辞。孙中山先生为此而书赠其“毁家纾难,功成身退”条幅。1941年在惠阳象山古寺削发为僧,长居古刹,布衣素食。1942年因病逝世,临终前留给儿女的一句话是:“只带赤心来,不携寸草去。”

基本资料

中文名:林君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中山

出生日期:1879年

逝世日期:1942年

职业:革命家

毕业院校:日本早稻田大学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辛亥革命

留学日本

林君复(1879—1942),广东中山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家境富裕,与众多知识青年一样,林君复目睹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外侮日甚,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决然要为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而求索,为追求理想,远赴日本宏文书院和早稻田大学留学,希望学有所成,报效祖国。1900年至1905年间,孙中山先生多次在东京向中国留学生演讲,宣传鼓动民主革命并听取意见,对林君复影响很大,从此追随孙中山革命。孙中山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时,林君复率先参加中国同盟会。

当时,筹募革命经费是革命党人的重要任务。孙中山询问刚成家的林君复:“舍得家否?”林君复肯定的回答道:“即罹杀身之祸,灭族之灾,亦在所不惜,遑论家园”。随后,新婚燕尔的林君复即返回家乡,以需款留学为理由,欲变卖家产。其兄长知其参加革命,因恐遭灭族,也担忧日后糊口之需,百般反对。但林君复献身革命矢志不移,耐心地晓以大义说服兄长,变卖家业后,即再度前往日本,四处奔

展开阅读全文 ∨

辛亥革命

1906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指示林君复、刘师复和郑彼岸等革命党人回国作武装起义准备。他们回国后,积极组织革命活动。在香山,以郑彼岸为主,创办《香山旬报》;在香港,以刘师复为主,创办《东方时报》;在澳门,以林君复为主,着重组织剧社宣传革命。他们各自都以一两个据点作为革命活动阵地,抨击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祸国殃民,借此唤醒民众。林君复以澳门南环四十一号为社址,创办了仁声剧社。为开展革命宣传,林君复与革命党人张若屏、林了浓等人变卖田产得白银两万多元,作为剧社常年活动经费,并亲自登场演出,先后排演了《血泪》、《金钱毒》、《齐家镜》等剧目。该剧社被史家誉为中国第一块现代剧奠基石。

林君复本可以过富足安逸的生活,但为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他不惜毁家纾难,奔走革命;革命成功,民国建立后,林君复不惜放弃名利厚禄,甘于平淡清贫,潜心翻译著作。在革命时期,除了为革命筹集资金、唤醒民众,林君复还策动香山起义。1910

展开阅读全文 ∨

功成身退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林君复却功成身退。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广州各界推举林君复为广东副都督。而林君复认为革命的目的就是建立民主共和国,而不是个人升官发财。为此,林君复坚辞不就。伍廷芳、廖仲恺等推举林君复为农民部长等高级官职,林君复也都一一婉辞,只接受孙中山先生亲自委任的大元帅府参议。林君复还变卖自己的产业以缓解大元帅府运作经费紧缺问题。孙中山先生为此而书赠其“毁家纾难,功成身退”条幅。

林君复治学甚笃,《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德语、日语、英语无不精通,一生撰写诗词歌赋众多。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林君复与鲁迅多有交往,经常阅读《新青年》刊物,每逢寒暑假期,林君复都将大量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杂志提供给子女,教育子女接受新思想,迎接新曙光。林君复晚年出家为僧,隐居惠阳象山古寺。1942年因病逝世,临终前留给儿女的一句话是:“只带赤心来,不携寸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