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孙洪伊简介

孙洪伊简介

淘名人 2018-09-10 14:26 热度:

孙洪伊

孙洪伊(1870—1936),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天津人。早年入袁世凯幕府。中华民国成立后,先后成立共和统一党、民主党、进步党等。历任教育总长、内务总长等职。参加了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1920年在广州任军政府顾问。1936年3月28日病逝于上海。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洪伊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870年

逝世日期:1936年3月28日

职业:政治家

主要成就:参加反袁斗争,组织护法政府等

人物简介

孙洪伊(1870—1936),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字伯兰。曾入袁世凯幕。清宣统三年(1911)任直隶谘议局议员。辛亥革命后与汤化龙等在上海组织民主党,旋参加进步党,为首领之一。1913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候补委员。次年发表言论,反对袁世凯图谋帝制。1916年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旋改任内务总长,不久辞职。同年在上海组织“宪法商榷会”。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任军政府内务部部长,次年去职。1920年任广东政府顾问。直皖战争后,旧国会恢复,被称为“小孙系”首领。历任教育总长、内务总长等职。参加了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1920年在广州任军政府顾问。1936年3月28日病逝于上海。

早期活动

孙洪伊,字伯兰,1872年(同治十一年)农历十月十七日出生于天津北仓村。祖父孙孝曾以开设油房为业,积资十余万两,并拥有土地数十顷。祖母刘氏,生三男二女。孙洪伊居长,原名洪仪,因避清末帝溥仪之讳,改名洪伊。幼年从刘士瀛启蒙,后受业滦州名儒蒋冶亭(字香农),饱学经史典籍,才智大开,曾中清末最后一榜秀才。娶天津北门里曹克忠(字荩臣,曾任甘肃提督)之孙女为妻。曹氏早卒,续娶李氏夫人。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北仓一带致遭洗劫,孙之家产十之七八被毁,孙洪伊之弟孙仲华被法国侵略军击伤不治而死。孙洪伊经此浩劫,深感清政腐败已达极点,必须进行政治改革,首先需要启发民智,培养造就改革的人材。于是说通了祖父变卖部分田产,又请亲友资助,在1902年与天津社会活动人士温世霖(字支英)合办普育女学、民新学堂。又自办四成小学、北仓小学,与其妹夫罗云章创办电报学校。以后于1923年与蒋冶亭合办天津河东中学(现华安街中

展开阅读全文 ∨

步入政途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孙洪伊被选为试办县议会议员,1908年9月间被选为直隶省咨议局议员。当咨议局成立后,孙以合法的政治身份,建议用直隶咨议局名义,分函各省咨议局各派出代表三至四人,成立全国咨议局联合会,俾便协调行动,扩大政治力量,先由江苏咨议局约请,在上海集会,孙洪伊被推举为代表赴会。会议决定上书要求政府迅速召开国会制定宪法。孙洪伊发言表示,愿领衔代表签第一名,如政府怪罪,由自己承担。遂在1910年1月16日(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六)决定,16省代表55人,以孙洪伊领衔到北京请愿。

1910年初夏,请愿代表团在北京又成立了吸收各界人士参加的请愿国会同志会,并发表了约15000余字的意见书。同年2月底以孙洪伊领衔,再次上书请求在一年之内召开国会。十多天之后,清政府发下谕旨,断然拒绝代表团的要求。至3月在海外的梁启超派徐佛苏来北京,与孙洪伊取得联系,并充当了同志会机关报《国民公报》的编辑。嗣后,

展开阅读全文 ∨

三次请愿

1910年,各省咨议局代表先后向清政府三次请愿,要求政府速开国会。这三次请愿虽均以失败告终,但却向清廷和世人展示了地方议政机构和民间的力量,为辛亥革命的发动及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而这三次请愿的领衔人均为天津人——孙洪伊。

孙洪伊早年“毁家办学”,他与天津名士温世霖等合资创办普育女学、民新学堂。1906年任直隶省咨议局议员,1908年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数次领衔上书吁请“速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1909年,他经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追随者与战友。1910年,他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的李大钊、白坚武等人相识,时常一起议论时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与第6镇统制吴禄贞合谋起义响应。1912年,他当选众议院议员、韬园派领袖,后因提案质询袁世凯篡夺大总统职位遭通缉逃往上海。1916年,他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旋改任内务总长,但不久即辞职。1917年9月1日,在广州“非常国会”上,孙中

展开阅读全文 ∨

参加政党

早在1909年,孙洪伊为协调各省咨议局联合行动,在上海时会晤了宋教仁。对孙中山先生所主张的三民主义有所认识,大约就在这时加入了同盟会。

请愿国会扩大为请愿同志会,不久又组成宪友会。从事立宪的人员,在与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较量过程中。从起初清政府答应九年之后立宪,旋改五年之后立宪。又经谕旨组织“皇族内阁”,使用了缓冲之计,以致宪友会中人员演变成三个派别:(1)保守派,也称顽固派,这是被革命浪潮卷进来的一批大官僚旧派人物,他们企图藉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2)立宪派,要求君主立宪,目的是保光绪皇帝,对抗慈禧太后。这一派由来已久。虽在“戊戌政变”中失败,但在海外主要是日本,与革命派的论战喋喋不休。随着斗争的深化和清政府假立宪手段的暴露,立宪派也开始分化,如以张謇为首的江苏代表,以清政府答应五年后立宪为满足,结果等来了“皇族内阁”和被驱逐出北京,从而立宪派中大部分人员转向共和。(3)以同盟会员为主体的革

展开阅读全文 ∨

自成派系

1912年3月,孙洪伊与谢远涵等人组织了共和统一党,孙任理事长,聚会地点在北京琉璃厂魁和参局。不久,与共和建设讨论会、共和共进会、共和促进会、国民新政社等五个党团合组成民主党,推梁启超为理事长,孙洪伊为理事。1913年5月29日民主党又与共和党、统一党合组为进步党,推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孙洪伊为理事,地址设在北京太平湖老七爷府。 往昔孙洪伊在京活动时,分别住在联合会的小沙土园昆新馆(后改名昆山馆)、玉皇阁及《国民公报》馆(李铁拐斜街)。孙洪伊对并党事极不赞成,更由于梁启超派占优势地位,孙洪伊成了少数派,以致曾一度对时局抱悲观态度,不问党事。鉴于进步党与袁世凯合作日益密切,孙洪伊率原共和统一党的王湘、王乃昌、牟琳、时功玖、彭介石、周恭寿、丁世峄、周树标、何瑞良等20余成员,退出了进步党。 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成立。它包括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宋教仁、刘揆一所领导)、国民公党、国民共进

展开阅读全文 ∨

参加反袁斗争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舆论哗然,孙洪伊在众议院严词质询,使袁处境极为狼狈。袁为翦除革命武装,扩大自己的实力,向五国银行团商洽善后借款2500万镑,以盐税、关税作抵押,把国家重要财权给予外国人监督和稽核。孙洪伊对此提出反对案,袁世凯非常恼火。 早在袁世凯当选总统之前,即调兵遣将向革命军李烈钧部及各地反袁军发动进攻。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等领袖人物,被迫先后流亡日本,国内革命陷入瘫痪状态。当选举总统时,国会突然被军警包围,不选袁当总统就不能休会。孙洪伊挚友邓子陵乘坐自己包车,孙将胡须削去,化装成邓的模样,乘邓的包车,潜至丰台车站逃往天津,隐匿在曹铁忠家里。袁世凯得知孙已逃津,密电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缉拿,杨即派侦探长丁振芝率警去孙的妹夫罗云章家搜捕,幸罗云章事前已把有关文件隐藏,故无所获。后来又到孙的老家北仓村搜查盘问亲友,亦无踪影。孙洪伊自感虽逃出虎穴,但仍不安全,遂化装成市

展开阅读全文 ∨

组织护法政府

1917年春季,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在进行,段祺瑞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给予贷款支持下,正式宣布对德国宣战。孙中山、孙洪伊先后发电反对,陈述这次大战是欧洲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冲突,并不是强权与公理的战争,中国应保持中立。段祺瑞出于借机扩充嫡系武装力量的野心,力主参战。总统黎元洪也同意孙等的见解,极力反对参战。段祺瑞唆使军警3000余人,凑成“公民请愿团”、“五族请愿团”等,包围参议院,殴打参议员,要他们立即通过参战案,强迫黎元洪同意参战主张。如此种种,遭到黎的拒绝和全国各界的反对,遂下令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职务。段愤走天津,其嫡系军人剑拔弩张。黎元洪求救于长江巡阅使张勋,张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军进抵北京,演出了一场复辟的丑剧。这时梁启超向段祺瑞献计:利用张勋赶走黎元洪,再打倒张勋而握大权。 段祺瑞见倒黎目的已经达到,便联合皖、直两系军队,组成讨逆军,自任总司令,驱走张勋的复辟军,以

展开阅读全文 ∨

促进国共合作

1922年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李大钊来到上海。住在孙洪伊家里,在此和孙中山先生会面,谈论当前的政局和革命前途的问题。对两党合作,打倒军阀的建议,孙中山先生极表赞同,但国民党右派却表示反对。李大钊1922年来上海,就住在前楼楼下右侧后屋。1923年来时,住在后楼楼上,后楼没有楼梯,只有一个小天桥通往前楼。 1923年1月,陈炯明被北伐军许崇智部击溃。2月孙中山先生回广州任大元帅。孙洪伊被任命为孙中山驻上海全权总代表,主持对直系谈判事宜。另外还有汪精卫、胡汉民、徐谦三人为全权代表。后来汪、胡二人对此事不感兴趣,就相继去广州了。不久,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召集国民党会议,宣布党纲,并主张裁军,任命孙洪伊为参议。关于李大钊和孙中山会面的问题,在李大钊1918年由日本回国以后,不断在北京、上海和孙洪伊、陈独秀、张国焘、白坚武、王法勤、周震麟等交换意见,反复研究探讨解决时局的办法,为中国革命寻求出路。关于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

对待直系问题

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回到上海,在其指导下,韬园派人员继续做争取北方直系将领的工作,特别是争取北洋军中以李纯为首的和平派。至1920年段祺瑞政府被直系曹锟、吴佩孚赶下台以后,到1923年直系张绍曾内阁再次提出和平统一的倡议,同年1月21日孙中山先生复函张绍曾,表示赞助和平统一,并发表《和平统一宣言》。又派徐绍桢到北京接洽和平统一具体实施方案,并留孙洪伊等在上海为全权代表,主持和平统一的谈判。当直系代表王宠惠到上海与孙洪伊谈判时,孙洪伊根据孙中山的指示提出:对直系恢复法统深表嘉慰,但提出三个条件:(一)征办祸国罪魁;(二)保证国会安全;(三)实行“工兵制”(寓兵于工)。并提出裁兵计划,全国应裁军一半,改为“工兵”,以苏民困。 孙中山先生与孙洪伊制定的策略是:对北方直系暂时维持和平,先出兵讨伐西南军阀,奠定广州革命基地。但在内部遭到章太炎反对:“西南各省与孙先生开诚相见,和好如初,一致反

展开阅读全文 ∨

赍志而殁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孙洪伊去北京吊唁,表示沉痛哀悼。1926年7月国民党遵循先生生前主张,从广州出师北伐。孙洪伊认为革命前途即将出现新的发展,于是与广州当局联系,担任了华北宣抚使。工作尚未,由于事机不密,不久被张作霖察觉。当时直隶督军褚玉璞派军警便衣闯进住所,幸而孙洪伊外出未罹难。1927年发生了四.一二政变,大批共产党人被杀害。因孙洪伊是国共合作倡导人之一,也被南京国民政府列名通缉,不得已藏身在陈伯简家中。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他心情十分焦急。 1930年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平津卫戍司令阎锡山,根据南京政府通缉令,责令天津市市长崔廷献,将孙洪伊骗出租界,以请客为名进行拘留,禁闭在宫北大街的浙江兴业银行宿舍楼上。一同被禁闭的有李廷五(字实忱,他是因盐务上财政问题而被捕,后被解往山西)。崔廷献说,孙接受了南方的任务,企图颠覆阎锡山在华北的政权。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阎锡山曾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