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邓逸凡简介

邓逸凡简介

淘名人 2018-02-19 09:24 热度:

邓逸凡

邓逸凡,广东兴宁县人,开国中将,学名邓国雄,曾用名邓惠民、邓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12年6月14日生于兴宁水口镇峭峰堡村。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4军第10师政治部秘书、宣传科干事,红一军团第2师参谋处文书。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第115师教导大队教育处处长,第344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教导营政委、旅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8月任八路军第5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开辟淮海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华中总指挥部后方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21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三总队政委。率部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建国后,历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政治顾问组组长、副团长、副总顾问,越南人民军总政治部顾问。参加指挥了边界、中游、东北、宁平、和平、奠边府等重大战役战斗。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兼学术研究部部长、教育长、副院长,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邓逸凡

别名:学名邓国雄,曾用名邓惠民、邓彦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省兴宁县水口镇峭峰堡村

出生日期:1912年6月14日

逝世日期:2004年9月3日

职业: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

人物生平

1912年(民国元年)6月14日,邓逸凡生于广东省兴宁县水口镇峭峰堡村(今小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读书,11岁起先后入兴宁新圩正立、松树圩崇德、尚友小学和水口区立高小读书。

1927年(民国十六年)秋,邓逸凡考入兴宁县兴民中学读书。

1927年(民国十六年),邓逸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民国十七年),邓逸凡被反动县政府通缉,辗转到汕头、潮州等地的铁匠铺、刻印铺当学徒。后为生活所迫,到国民革命军第5军独立团学兵队、第8路军总指挥部警卫队当兵。

1930年(民国十九年),邓逸凡在粤赣边界中站地区布防时脱离国民党军,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0师政治部秘书、宣传科干事,红1军团第2师参谋处文书。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5月后,邓逸凡任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淮北打蒋

1946年7月27日至29日,邓逸凡参加组织指挥了朝阳集战役,在安徽省灵璧县朝阳集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69师第92旅和第57师第60旅一部,生俘第92旅少将副旅长沈盛楷及以下国民党军5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朝阳集战役的胜利是山东野战军自改编以来在淮北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增强了苏皖解放区指战员打败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信心。

援越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逸凡帮助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参加指挥了边界、中游、东北、宁平、和平、奠边府等重大战役战斗。

1950年9月16日至11月4日,邓逸凡参加组织指挥协助越军进行边界战役,歼灭法军八个整营,毙俘法军8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收复了5个市、13个县镇。边界战役打通了中越边境700多公里的交通线,打破了越南解放区被包围的态势,扭转了战局,为军队建设和进一步夺取战争主功权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

展开阅读全文 ∨

所获荣誉

1953年,邓逸凡获越南人民共和国二级军功勋章。

1955年,邓逸凡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邓逸凡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亲属成员

祖父:邓仁古,中年曾开糟坊酒店和豆腐店,置田产若干,后破产。

父亲:邓官叔,不喜劳作而赞成革命。

母亲:曾氏,出身贫寒,性格温柔,早逝。

第一任夫人:周志中,1952年7月与邓逸凡离婚。

第二任夫人:颜可彤,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工作者,1954年秋在北京与邓逸凡结婚。

长女:邓小曼

次女:邓幼曼

三女:邓晓丹

长子:邓晓炜

次子:邓晓琼

人物评价

新华网:邓逸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功勋。

南方日报:邓逸凡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勤奋工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后世纪念

故居

邓逸凡故居位于兴宁市水口镇小丰村,坐北向南,依山而建,为二堂二横杠式结构,斗门门额墙体上以墨直书“缵承先绪”四字,然门廊墙体上、屋内外墙面脱落,裸露大片土砖,屋檐瓦面不齐整,瓦桷尽出。禾坪之上杂草丛生,全屋破败不堪,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