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邓演达
别名:邓择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归善县永湖乡
出生日期:1895年
逝世日期:1931年
职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毕业院校:保定军官学校
主要成就:领导中国第三党(中国农工民主党) 北伐(1927年)
党派:国民党(左)
人物生平
1895年(光绪21年)8月1日,邓演达出生于广东惠阳永湖乡鹿颈村一个贫寒家庭。少年时代受到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响,曾随姚雨平等革命党参加反清活动,作交通员,到广州,佛山一带为革命党人传递文件。
1909年(14岁)秋,考入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前夕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16岁),于广东陆军小学毕业,不久参加姚雨平率领的学生军的北伐活动。
1912年(17岁)春,离开部队,返回广东,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学习。
1914年(19岁),考进武昌陆军第2预备学校,继续攻读军事。
1915年(20岁),于武昌陆军第2预备学校毕业,后派往部队见习。
1916年(21岁),在部队见习期满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第6期学习。
1919年(24岁),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期满,毕生后到西北边防军见习。
1920年(25岁)年初,经辛亥革命元老、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何子渊(何贯中长兄)引荐,
人物评价
1961年11月纪念邓演达殉难30周年时,朱德和宋庆龄题词赞扬邓演达。1981年11月在邓演达殉难5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彭冲代表中央再次表彰邓演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英勇坚强的战士”,“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在民主革命中立下的功绩,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称颂”。
人物事件
1931年8月17日下午,邓演达赴上海愚园路愚园坊20号出席江西起义干部训练班结业式,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上海市干部会负责人陈敬斋叛变告密,邓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罗任一、金新光、邓文、张小山、李文英、黄素、云素青、黄经耀、方巨、张昌、朱凤卿、任树宣等12人。嗣后,许寿祥、程朴二人又在威海卫路和麦根路被捕。这天共捕15人,其中任树宣不满16岁,是二房东的儿子,与案情无关;许寿祥是厨师,朱凤卿是打错门牌闯进来的,亦与本案无关。参加这次搜捕的除邓警铭率领的淞沪警备司令部侦查队外,还有公共租界总巡捕房的中西包探。下午3时许,邓演达等13人被关进静安寺英国巡捕房一间仅一丈见方的临时囚室。
1931年8月18日上午9时,租界当局将邓演达等押至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第一法庭进行审讯。邓演达筹组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已成立一年,基层组织遍布14个省、市,并准备在江西发动武装起义。他邀集黄埔军校进步学
家庭背景
邓氏祖先由梅县迁居惠州,世代务农。邓演达的父亲邓镜人为清代光绪年间的秀才,初创该乡私塾并创办鹿岗学校(今演达学校前身)。母亲叶氏,为农家女,劳作终生。邓演达出生于1895年3月1日,在家排行老四,其大哥邓演存,陆军大学毕业。邓演达夫人是郑立真。邓演达的女儿是邓京育。
邓演达烈士殉难三十周年纪念,邓演达哥哥邓演存、嗣女邓京育到南京参加纪念活动。
个人作品
著有《邓演达文集》。
后世纪念
邓演达墓,位于南京中山门外灵谷寺旁,陵墓座北面南,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邓演达,广东惠州人,早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过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汕头和1913年讨袁的战斗。1924年,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并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邓演达竭诚拥护,积极贯彻执行。
198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复邓演达故居,并对邓演达父亲邓镜人创办的鹿冈小学进行修整、扩建,更名为“演达学校”。1987年6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在南苑公园内树邓演达铜像,建邓演达纪念碑、纪念亭。1993年,惠城区三栋镇人民政府拨款在该镇建“演达医院”,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卢嘉锡题写院名。
在惠州建有邓演达纪念园、演达大道、演达公园、演达中学等以邓演达名字命名的公园、街道和学校等纪念场地。
1、《邓演达年谱会集》,樊振编著.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6.2、《民主先驱邓演达研究大全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