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中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澄中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常州
出生日期:1913年4月17日
逝世日期:1987年12月29日
职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
基本信息
核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获得荣誉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静电加速器、高压倍加器和重离子加速器的研制及实验核物理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50年代以来,与赵忠尧一起领导了中国第一台静电加速器的研制,负责指导了碘化钾(铊)等闪烁晶体的制备,负责中国第一台高压倍加器的研制,组织领导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建造和重离子核物理实验研究工作,取得许多创见性成果。
人物履历
1913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今常州市武进县。
1933~1937年在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
1937~1943年任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助教。
1943~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讲师。
1945~1946年任英国莱士特大学物理系研究生。
1946~1951年任英国利物浦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兼助理讲师。1950年获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1~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7~1962年任兰州物理室(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前身)主任、研究员。
1963~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8~1984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
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常务委员。
1987年12月28日逝世于兰州。
人物简介
杨澄中1913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中学教员家庭,学生时代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讲师。1945年冬去英国留学,先后在莱士特大学物理系和利物浦大学物理系就读研究生,并兼任利物浦大学助理讲师。1949年完成了27Al、24Mg、31P等的(d、p)、(d、a)反应的研究,于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利物浦大学物理系讲师。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为了报效祖国,他毅然辞去了该校聘任,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在核物理前沿取得更大成就的机会,携妻女回国,献身于祖国的原子能科学事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由国外回到祖国的科学家之一。
回国以后,杨澄中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名为物理研究所,1958年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初始创建工作。1957年后,在兰
科学研究
30年代后期,N.玻尔(Bohr)提出了原子核反应的复合核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许多核反应现象,对分析核反应工作起了决定性作用。其后的研究发现,在低能区轻核反应中,核反应不经过复合核阶段,而是入射粒子与靶核中的少数核子通过直接相互作用来完成,轻核削裂反应(Strippingreaction)是其最典型的例子。
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杨澄中独具慧眼,抓住这一重要现象,在J.R.霍尔特(Holt)教授指导下,用自制的微分电离室开展了27Al、24Mg、31P的(d,p)、(d、a)反应实验研究,测到了27Al(d、p)28Al反应出射质子明显的前冲分布,得到了轻核削裂反应机制的证据。1950年,他以“原子核削裂反应”为题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杨澄中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轻核削裂反应的少数人之一。
回国后,杨澄中立即参加了创建中国第一个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北京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工作,任副研
人物评价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杨澄中人如其名,表里如一,以他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治学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勤奋好学,不断进取,凡是他能参加的学术活动都积极参加,给予尽可能的指导,并从群众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学术思想。30多年来,他一直站在原子核物理和加速器技术学术领域的前沿,推动了中国核物理和加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他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坚决反对不求甚解、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不是自己亲自参加的工作,决不以“导师”名义在研究论文上“挂名”;他数十年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的核科学研究和核科学人才培养事业中,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直至在他逝世前几个月重病住院期间,还全面认真地分析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多年来积累的重离子物理实验数据,总结研究经验。为研究生和本所主要业务骨干几次讲课,在病榻上与研究生交谈。他晚年还兼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在他病体稍感好转时他还赴上海原子核所讲学,以不负该所聘他为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