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种孙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傅种孙
别名:字仲嘉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高安市珠湖傅村
出生日期:1898年2月27日
逝世日期:1962年1月18日
职业: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毕业院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中国数理逻辑、几何基础的先驱 第一个将几何基础研究引入中国
代表作品:初级混合数学、高中平面几何、辑有《傅种孙数学教育文选》
个人简介
傅种孙(1898—1962),字仲嘉,1898年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珠湖傅村,1909年入筠北高等小学,1916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同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1920年毕业即留校任教,1928年升为教授。
抗日战争以前,先后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北平辅仁大学教授。1935年当选中国数学学会评议委员。1939年任西北大学教授。1945年远赴英国考察。1947年归国后为北平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兼北京市人委和市政协委员;毛泽东主席到师大看望老同学汤璪真,并在汤寓就宴,傅种孙夫妇应邀作陪。
1950年任中国数学学会及该会北京市分会常务理事,1951年他创办了新中国数学学会第一个数学教育刊物《中国数学杂志》(后改为《数学通报》),请毛泽东为该刊题写了刊名,并担任总编辑。
北京和平解放之初,傅种孙主持制订了全校各系的数学计
人生经历
1898年2月27日生于江西省高安县。
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毕业,留母校附中任教。
1921—1926年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讲师。
1928—1939年任北平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其间,1933年当选北平市数学会理事长秘书,1935年当选中国数学会评议委员兼《数学杂志》编辑。
1939—1945年任西北大学数学系教授。
1945—1947年赴英国考察。
1947—196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56年前曾兼系主任。
1949年至1957年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3年)及副校长(5年)。
1952—1957年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数学会及其北京市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学会杂志》及其后身《数学通报》总编辑。
1962年1月18日病逝于北京。
生平
傅种孙,1898年2月27日生于江西高安县珠湖村。左腿因童年生疮微残,举步轻蹁。身材瘦小,有几分文弱,而两眼炯炯,语音洪亮,出口成章,气韵不俗。
父亲元弼字子良,晚清秀才,号商岩;深知他前途可造,教他不少古籍。以后他积学渐进,作得一手桐城派古文。1910年元弼去世,遗嘱万般困难也不要让种孙辍学。这年他是筠北高小一年级学生。元弼留下的3亩田,家中无力耕种,只得靠傅母陈氏勤劳纺绩糊口。高小毕业后先入南昌省立二中,他特别喜欢几何,这时就写过一篇关于轨迹的论文。
1916年从宜春省立八中毕业。家庭经济不能供他自费读大学。暑假因事到南昌,遇着一位老师,告诉他公费读书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中间曾改称北平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在南昌招两名江西籍学生。他仓促应试,居然被取在该校数理部。
1917年,学校成立数理学会,次年春季又创办《数理杂志》。学会半年一改选,他是第二届副会长,第三届正会长,直
人物评价
傅种孙从1920年就从事数学教育,40余年如一日,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为北师大附中试验新学制编写了三三制中学数学教材《初级混合数学》、《高等平面几何》,被教育部用作蓝本拟成制度颁行全国。
傅种孙从教一生,庭前桃李,馥郁成行;解析数论名家闵嗣鹤和数理逻辑专家王世强,是他早期赏识的学生;在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时,他升用许多新秀,或送他们去苏联学习,都是知名教授。可以说他一生践履,瑕不掩瑜。按他的学术功底,足可以利用教授的优越条件,追逐世界先进,在国际数坛插几面中国旗帜,国家增光,自己得实惠。他计不出此,却舍着40年心血,始终奋斗在祖国的教育源头,忍辱负重,疏淤导滞。他的爱国、爱校、敬教劝学精神,令人敬仰。
他当年在附中任教时的高足,除钱学森外,还有中科院院士、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中科院院士、地震工程学家和结构力学专家刘恢先,数论专家闵嗣鹤等。
主要贡献
傅种孙先生在数理哲学、数理逻辑、几阿基础和数学史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参与了中国数学会的创建及领导工作,积极倡导数学教学改革,培养了大批优秀数学教育人才,对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学时期,傅种孙就显露出数学才华。在北京高等师范学习时,他和同学们组织数理学会,刊行《数理杂志》,傅种孙是第三任会长,他发表在该杂志上的《几何原理》,是中国报道几何基础的第一篇文章。《大衍术》则是用近代数学研究我国古典哲学的创举。
傅种孙特别注重初等数学的研究,他从经验上知道许多中学老师不善于把高等数学的理论和中学教材结合起来。因此,他专门为师大数学系设计了一门《初等数学研究》课,并亲自讲课。他还经常利用假期为中学教师举办讲习会。傅种孙对课堂教学极有研究,讲课深入浅出,剖析精深。他讲课的突出特点是不拘泥书本,居高临下,讲他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心得,突出他从字里行间所看到的,而学生不易看到的东西。他常说:”如果
著作
1.C.S.Fu.OnFrobeniustheorem.TheQuartelyJournalofMathematics(OxfordSeries),1946,68(17):253-256.
2.C.3.Fu.Aproblemonnonsensedcircularpermutation.武汉大学理科季刊,1942,8.
3.程廷熙,傅种孙.初级混合数学(6册).上海:中华书局,1923,3;1925,8.
4.傅种孙.高中平面几何教科书.算学丛刻社,1933.(白话文本:平面几何教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5.B.罗素著,傅种孙,张邦铭译.罗素算理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
6.F.C.伍德著,傅种孙译.非欧几里得几何学.数理杂志,1921,2:21-40;1922,3:1-32.
7.O.维布伦著,傅种孙译.几何学之基础.数理杂志,1922,3(4):1-22;19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