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白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徐晓白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1927年5月28日
逝世日期:2014年3月27日
职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27年5月28日,徐晓白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家书香门第,父亲徐祖藩是民国时期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还担任过台北港务管理局局长、前招商局总船长等职务,父亲对家里的孩子要求非常严格,这样便养成了徐晓白好读书、求上进的性格和习惯。
1944年,从南洋模范中学第一届女高中毕业,偏好理科的她选择了以化学作为专业,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化学系就读。
1948年,从交通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前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担任助理员,当时吴学周所长本来让她跟随柳大纲作研究,因为当时柳尚在美国,于是让她先跟随分析化学家梁树权。她一开始从事的是有关钨、钼、硫等测定方法方面的研究,在梁树权执导下,她掌握了从事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打下了坚实的化学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成立,徐晓白担任助理研究员(至1951年)。
1950年,开始正式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1953年,徐晓白在柳大纲领导下最先在中国研制成卤磷酸钙新型日光灯荧光料,她负责制备研究与协调全组工作,并向南京灯泡厂推广成功,促进了中国照明事业的发展,这是她科研生涯中第一个成功的项目。
1958年,为了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晓白开拓了稀土元素二元高温化合物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稀土硼化物和若干稀土硫化物等的制备、反应机理、元件成品加工、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其化学行为的研究。徐晓白等人制备出的六硼化镧电子发射性能好,曾分别为有关研究所、工厂的大功率电子管和真空电子束焊接机试生产中用作阴极材料,获得满意结果。
20世纪60年代初,她因配合国家原子能任务的需要,研究了核燃料前处理和后处理中的一些化学问题,例如,她负责了四氟化铀到六氟化铀之间的中间氟化物的合成,为氟化动力学研究提供了X射线相分析的标准样品,阐明了氟化工艺的优选条件。
1965年,根据核工业需求她带领青年同志开展了核燃料干法后处
个人生活
徐晓白的丈夫是在20世纪50年代留苏归来的无机化学专家胡克源研究员,两人育有一女胡永洁。
人物评价
徐晓白是中国环境化学学科的主要开创者,她从事科研半个世纪,学术造诣精深,治学态度严谨,为国家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评)
徐晓白性格坚毅,作风严肃认真、做事耐心细致、勤奋刻苦,在崎岖的科研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领域都有所贡献。在她科研生涯的早期,在荧光材料、稀土二元化合物以及在原子能方面配合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作出了贡献。20世纪70年代后,在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防治方案,她的科研成果在推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