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令智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郭令智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安陆
出生日期:1915年4月4日
逝世日期:2015年8月5日
职业:地貌地质学家
毕业院校: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板块构造和地体构造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代表作品:《云南矿产志略》
人物生平
民国四年(1915年)4月4日,郭令智生于湖北省安陆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助教。
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五年(1939-1946年),先后在云南大学矿冶系、四川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
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939-1940年),他在云南大学矿冶系任助教,担任《普通地质学》、《光性矿物学》的教学和野外实习辅导。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他和朱熙人、袁见齐一起对云南省地质矿产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发表了专著《云南矿产志略》。
1946-1949年,任台湾大学地质系副教授、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他作为中国首批赴南沙群岛的科学家之一,对中国的南沙群岛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于1948年在《台湾大学学报》上发表文章,总结和论述了南沙群岛珊瑚礁的成因。
1949年9月,公费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深造。
1951年12月,由英国绕道香港回到新
主要成就
郭令智著名的地质学家,尤其是在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建树丰硕,是中国板块构造和地体构造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他首次在大巴山发现新生代砾岩和大型褶皱——推复构造,为后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地质地貌特征与成因奠定了坚实基础。1947年,他参加了中国第一批南沙群岛的地质地貌考察,并且对太平岛珊瑚礁的形成和类型提出了创新见解。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他论证了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的构造属性,提出了江南古岛弧的观点。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他领导构造地质学科开始了从固定论到活动论科学思维的转化,在中国最早系统介绍了板块构造学说并倡导把板块理论与地体构造应用于中国地质实践。成果包括:在江南地区发现了元古代蛇绿岩套、岛弧火山岩和岛弧复理石,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华南古板块沟-弧-盆体系的观点,指出了古大陆内部鉴定古板块边界的八项地质标志,论证了华南从元古代开始就已出现了古板块运动
获奖记录
所获奖项
1978年获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和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0年获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0年,被授予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8年获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
1998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1999年,获第6届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及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地球科学奖。
2002年获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
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
社会任职
1984-1988年任南京大学顾问。
1940-1946年他在重庆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助理员及助理研究员。
1961—1966年,他任高教部地学教材编委会委员。
1976年,任国家地质总局《普通地质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
1978年,任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1978年至1993年连续当选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4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并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33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84-1988年任南京大学顾问。
1985年,任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第二工作组组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24项构造组负责人。
1989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67项负责人。
2006年任南京大学与紫金山天文台共建的“粒子-核-宇宙学联合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地学学
人物评价
郭令智身上时时处处都闪耀着‘直、仁、勇’的人格魅力。(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评价)
郭先生是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同龄人,他的光辉经历见证了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孙枢评价)。
郭先生为人非常谦逊。(中科院院士、地理学家汪集旸评价)
郭老师作为杰出的地质科学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的教育家,郭先生为人人品高尚,虽然自己生活的非常简朴,但对人非常热情。这样高尚的品行使自己和其他学子都受益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树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