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赵光贤简介

赵光贤简介

淘名人 2017-01-09 16:09 热度:

赵光贤

赵光贤(1910—2003),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史学家,教授。曾任辅仁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先秦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专于先秦史,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特别是西周史和孔子研究。他的著作,属于叙述性的史著极少,大部分是考据或论辩之作。其考辨的内容大体上包括文献和史事两个方面。2003年9月,赵光贤因病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光贤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省

出生日期:1910年2月24日

逝世日期:2003年8月22日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代表作品:《周代社会辨析》,《古史考辨》

人物经历

1910年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奉贤县。

1925年-1928年就读于法政大学政治系。

1928年-193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政治系。

1935年-1937年在《大公报》任助理编辑。

1938年-1940年在陈垣主持的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学习,以研究生毕业。

1940年-1952年在辅仁大学任教。

1952年-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

人物生平

赵光贤是河北省玉田县人,1910年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奉贤县(今属上海市)。6岁时回到老家,随兄、姐一齐在家庭教师要求下读《三字经》、《百家姓》、《古文观止》、《千家诗》、《论语》等。老师不作讲解,只是要求背诵。1919年,进入县立小学读高小,以历史课和地理课成绩最好。1925年,赵光贤毕业于河北省立第四中学(在卢龙县)。中学时代,他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增。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顾颉刚的《古史辨》第一册序言、陈垣的《书内学院〈新校慈恩传〉后》等,都对赵光贤产生了吸引力;尤其是陈垣先生的论文,以严谨的考证,指出了梁启超关于玄奘西游出发年月的错误,对赵光贤有很大的震撼,由此萌发出来对历史考证的兴趣,以致决定了他后来的治学道路。

1925—1928年,赵光贤就读于法政大学政治系(二年预科、一年本科)。1928年插班考入清华大学,请求转至历史系而未果,仍读政治系。1932年毕业。1935—193

展开阅读全文 ∨

研究方向

先后致力于明清史、西洋史、先秦史的研究和教学。

治学之路

在赵光贤的治学之路中有两次重要的转折点。

1938年新学年开始,考入陈垣主持的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终于实现了赵光贤学习、研究历史的愿望。这是赵光贤在求学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即由此决定了他走上学习和研究历史并成为一位历史学家的漫长的人生历程。

第二次是从明清史转向先秦史。陈垣是研究明清史的,因此赵光贤也跟着老师做明清史的研究。但是一个偶然的原因,改变了赵光贤的这一志向,使他走上了研究先秦史的治学之路。1947年,辅仁大学历史系主任张星烺因病不能授课,他讲授的先秦史无人替代。陈垣校长建议赵光贤来讲授先秦史。赵光贤不曾讲授过先秦史,有些为难,经再三考虑,勉强同意讲授这门课程。从此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赵光贤一直致力于先秦史的教学和研究,他对于历史考证方法的兴趣也就在这一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主要贡献

赵光贤于1938年秋考入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师从陈垣(援庵),本来是打算专攻明清史的,毕业论文《明失辽东考原》极为出色,获陈垣很高评价,因得以刊于《辅仁学志》。

古史考辨

重考证之功,贵自得之学,寓时代精神于探赜索隐,是赵光贤教授治史的主要特点。他考辨古史有广泛的领域和突出的成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是关于周代社会性质的辨析,一是关于武王克商之年及西周诸王年代。他对历史考证的重要作用和历史考证的方法,从多方面作了系统的说明,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孔学研究

赵光贤研究先秦史,还有一个突出的重点,是关于孔学的研究。1992年出版的《孔学新论》一书,集中反映了赵光贤在这个领域研究中的独到的见解。此书包含11章,它们是:孔学与儒学,孔子的生平简介,春秋末期鲁国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孔子的阶级立场,孔子的政治学说,孔学的核心“仁”及“仁”与“礼”的关系,孔子的方法论,孔子与六经,孔学在战国秦汉时期的传人,孔学在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赵光贤是典型的儒者风范,立身行事追宗孔孟。平生为人耿介,崖岸高峻,率直敢言而不媚流俗,尤其对功媚取容阿谀奉承那一套深恶痛绝。《论语》载孔子有言:“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孟子》亦言:“人不可以无耻。”对于孔孟的这类教诲,赵光贤不但谆谆教导弟子,自身也是身体力行执著遵守的模范,有些时候甚而至于到了不通世故的地步。他也因此而命途多舛,屡遭坎坷;特别是在政治上,曾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究其原因,除了由于正直敢言之外,为人行事过于率真而不谙世故、不通权变,以至在人际关系方面往往处理不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