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日华
别名:蒲风、黄风、黄飘霞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出生日期:1911年9月9日
逝世日期:1942年8月13日
职业:诗人
代表作品:《六月流火》《真理的光泽》《蒲风日记》等
人物生平
在家乡小学毕业后,于民国14年(1925)考进梅城学艺中学。这时,正是黄埔学生军东征来梅。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一二”事变后,蒲风深受教育,毅然放弃读书生活,回到家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写下《鸦声》一诗。诗中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光明与黑暗斗争的现实。不久,为形势所迫离开家乡,远走南洋,到印度尼西亚其胞兄处寄居。他虽身处异邦,但为了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与友人合作,在侨居地编辑出版不定期刊物《狂风》。后来,在其兄支持下,回到祖国,在上海公学读书。不久,他参加了“左联”。
民国21年(1932),他与杨骚、穆木天、任钧等人组织“中国诗歌会”,他任总务干事,是诗歌会中最活跃的诗人。同时,他与北平、广州、青岛等地诗歌会建立了联系。后来,他在河北分会的《新诗歌》上,发表了长诗《茫茫夜》。不久便以《茫茫夜》为书名,在上海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民国23年(1934),他东渡日本,组织
生平履历
蒲风毕生致力于新诗歌运动,把诗看作是斗争的武器。他17岁那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写下《鸦声》一诗,反映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光明与黑暗继续搏斗的现实。1930年赴上海,在中国公学求学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9月,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出版了会刊《新诗歌》等,以诗歌为武器,横扫诗坛上的消极颓废之风。他是中国诗歌会常务执行委员,除了在总会工作,他和河北、湖州、广州、青岛、厦门等地的中国诗歌分会取得密切联系,做了大量的会务工作。诗人任钧曾说:“假如说中国诗歌会的确曾经对中国的新诗运动发生过多少推动作用的话,则蒲风之功,显然是最大的”。 1934年,蒲风在河北分会《新诗歌》上,发表了他的代表作《茫茫夜》,并以此为名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这是他较长期地生活在农村,亲自看到感触到广大农民要活要革命情景的创作成果。 1935年,蒲风赴东京,积极参加“
著作书目
《茫茫夜》(诗集)1934,国际编译馆
《六月流火》(长篇故事诗)1935,东京黄飘霞
《生活》(诗集)1936,诗人俱乐部
《钢铁的歌唱》(诗集)1936,诗歌出版社
《摇篮歌》(诗歌)1937,诗歌出版社
《可怜虫》(长篇叙事诗)1937,诗歌出版社
《抗战三部曲》(诗集)1937,诗歌出版社
《在我们的旗帜下》(诗集)1938,诗歌出版社
《真理的光泽》(明信片诗)1938,诗歌出版社
《黑陋的角落里》(讽刺诗集)1938,诗歌出版社
《街头诗选》(选集)1938,诗歌出版社
《现代中国诗坛》(论文集)1938,诗歌出版社
《抗战诗歌讲话》(论文集)1938,诗歌出版社
《儿童赤卫队》(儿童诗集)1939,诗歌出版社
《林肯,被压迫民族救星》(长篇叙事诗)1939,诗歌出版社
《取火者颂》(诗集)1939,诗歌出版社
《蒲风诗选》(诗集)1957,作家
《蒲风选集》(上下册,诗、文合集)1985,海峡
[翻译书目]
《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