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陶诗言简介

陶诗言简介

淘名人 2016-10-02 08:31 热度:

陶诗言

陶诗言(1919.08.01~2012.12.17),男,浙江嘉兴人,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前从事大气环流和天气动力学研究工作,为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天气预报专家。对中国寒潮和梅雨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指出中国长江流域的梅雨与东亚的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突变有密切关系。在中国最早将卫星资料用于大气分析和预报的研究,提出东亚季风是独立于南亚季风但两者又有密切的关系的观点。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陶诗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嘉兴人

出生日期:1919年8月1日

逝世日期:2012年12月17日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地理系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19年8月,陶诗言诞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幼时顽劣,初中开始发奋读书,那时孤身一人在嘉兴市第一中学求学,上学时的数学、物理课本就是英文教材,寒暑假时才能与远在南京工作的父母团聚,每学期都拿到10元钱的奖学金。两年半后,他跳级到南京中学。

1937年,考进位于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

1938年,二年级时转入地理系气象专业。

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后留校任教。

1944年底,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资深教授涂长望向刚上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举荐陶诗言到气象研究所所工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诗言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继续从事气象学的研究工作。

1950年3月,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通力合作,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和“联合气候资料中心”,由陶诗言出任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顾震潮任主任)。

1954年8月,长江流域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1950年3月,陶诗言出任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中心的任务一是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事气象保障任务,二是向中国国内发布天气预报。预报中心每天都向中国国内和朝鲜前线发出短期和中期预报,并积累了大量关于中国和东亚地区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的宝贵经验,为他以后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陶诗言和叶笃正合作,共同研究了东亚大气环流。当时对冬季寒潮的预报深深地困扰着广大预报员,他从北半球大气环流出发,提出影响中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对中国寒潮和梅雨的研究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指出长江流域的梅雨与东亚的北半球大气环流突变有密切关系。50年代末,他首先倡导了对平流层大气环流的研究,并亲自参加了平流层环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对流层环流的相互关系研究。

20世纪60年代,陶诗言多次为中国国防科学技术的试验,特别是“两弹”试验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保障,1964年-1967年,他多次到试验基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陶诗言担任过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候计划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陶诗言小学时就在家门口的体育场踢足球,中学时还是校队的右前锋。他的书柜是清一色的专业书,还有就是《肖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音乐,是陶先生唯一收藏的“闲书”。除了架上繁多的音乐家传记,还有整箱整箱的VCD,工作之余,陶诗言最大的享受就是沉浸在这些古典音乐中,听贝多芬、肖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然而对音乐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在1997年,那一年相伴40多年的老伴离世。陶诗言家离海淀图书城不远,于是他就养成了逛图书城的习惯,常看的报纸是《参考消息》、《北京晚报》。

人物评价

陶诗言一生淡泊名利,从不挑剔,生活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追求,默默奉献,品德高尚,为人极其低调,堪为典范。(《中国科学报》评)

陶诗言为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的建立、发展和培养大批天气预报专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评)

陶诗言敏锐的科研视角,卓越的洞察力和领悟力,作为一个气象学学家,陶诗言学识渊博,在许多领域中研究成果卓著,他的特点是善于将气象理论与预报实践相结合。他的气象理论与预报实践相结合的学术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贡献为气象界所公认。(中国气象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