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应镠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程应镠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中华民族
出生地: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
出生日期:1916年11月4日
逝世日期:1994年7月25日
职业:历史研究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信仰:宇宙真理
代表作品:《南北朝史话》《范仲淹新传》《司马光新传》《程应镠史学文存》
家人:弟弟程应铨
人物生平
程应镠,1916年11月4日(旧历十月初九)出生于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这时,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但到求知时,他的思想和知识已完全受其惠赐了。程家是当地大族,他的太高祖程矞采,历任江苏、山东、云南巡抚,云贵、湖广总督,同族的程茂采也官至安徽巡抚。他的父亲程懋琨(后改名觉吾)先后在河北和江西当过县长,母亲况葆琴是一个旧式妇女。五岁那年,他入私塾读书,私塾设在家中的望庐楼,读的是《四书》、《左传》和《古文观止》等古籍。在望庐楼里,他接受了六年旧式教育。祖母是幼年对他影响最深的人,经常给他讲家史,希望他成为太高祖那样公正清廉的官吏。
1928年,程应镠去南昌,半年补习完考中学的课程。次年考入江西省立二中,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他的读书面大为拓宽,生理卫生、植物学都使他感到前所未闻的惊异。1932年,他以成绩优良免试直升该校高中,就读理科。南昌当时是"新生活运动"的中心,教育也颇受这一运动的影响。他和几个同
人物成就
在史学思想上,程应鏐既受传统史学的濡染,又汲取了新史学的理论方法,两者交融结合,形成自己的治史特色。他充分肯定由刘知几首倡、章学诚补充的“史学四长”之说,认为“现代能写出一本可称为史学的著作的,也必须具备这四长”。在史学的功能与作用上,他主张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故而对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司马光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都极为推崇,以为他们“以古为鉴的作史目的,实际上也是在史学的领域对古今关系的一种解决”。他所主张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历史研究应该找出规律性的动向,以帮助当代人认识历史发展的方向与大势;二是指总结历史上某一方面的具体的经验教训,作为当代相关问题的借鉴。
程应鏐强调“学问之道,在于求真”,因而十分重视史料功夫。他自述大学时代所受的史学方面的训练,“考证、校勘占的份量颇重”。这种传统史学的早期训练,以及后来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
人物评价
程应镠(1916—1994),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青年时代相继在燕京大学与西南联大学习,参加过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而后投身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他在昆明与上海投入民主运动。
1949年以后,程应镠先后在中学与大学担任组织领导工作,他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与古籍研究所的创立者,也是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奠基者。
他的史学成就、教育事业与人格精神,是留给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份珍贵遗产,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
程应镠先生在历史学领域,早期受陈寅恪影响,醉心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后期因工作需要转事宋史研究,在这两方面都留下珍贵的研究成果。
个人兴趣尤其爱好文学诗歌,因此,他的研究具有文史结合的特色。他在历史学教育上,倾注心力,为中国历史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
人物著作
程应鏐的史学著作主要有《南北朝史话》、《范仲淹新传》和《司马光新传》,学术论文结集为《流金集·学术编》,文学作品有《一年集》,其他散文、杂感和政论结集为《流金集·诗文编》。
1994年,为纪念他从教五十周年,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1977级和1978级部分学生集资出版了《流金集·学术编》,《前言》指出:“先生无论在人格道德、学识文章上都是我们敬重的老师;师恩是没齿难忘的,师道是仰之弥高的,先生半个世纪所从事的业绩在社会大生命中将是传之久远的。”
史学文存
作 者:程应镠着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1
字 数:788000
印刷时间:2010-4-1
包 装:平装商品
本书收录了程应镠所著《南北朝史话》、《范仲淹新传》、《司马光新传》、《流金集》等主要历史著作和论文。
目录
程应镠评传(代前言)
南北朝史话
范仲淹新传
司马光新传
流金集
附录
程应镠自述
程应镠事迹诗文编年
出版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南北朝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