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陈凤桐简介

陈凤桐简介

淘名人 2016-07-12 14:23 热度:

陈凤桐

陈凤桐(1897.2.25—1980.10.4),河南省内乡县人,著名农学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者。1921年(民国十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甲种农校。1929~1931年(民国十八年~民国二十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专门部研究农业经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1957~1959年)、顾问(1977~1980年)。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陈凤桐毕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20世纪40年代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科学工作者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创立了“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创办了《自然科学界》刊物。组织科研人员去农村调查研究、建立实验基点,采取室内研究与农村生产结合的方针,控制了蝗虫灾害、小麦条锈病和猪瘟、牛瘟等传染病。提倡研究农业区划,对红壤改良利用、水土保持、三叶橡胶和木薯等亚热带作物在赣南引种栽培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代表作有《全国冬小麦黄锈病的研究急需统一起来》、《论农业专家下乡》和《农业科学工作如何结合实际》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凤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南阳内乡县

出生日期:1897年2月25日

逝世日期:1980年10月4日

职业:农学家

毕业院校:日本青山农业大学

代表作品:《全国冬小麦黄锈病的研究急需统一起来》、《论农业专家下乡》等

人物生平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2月25日,陈凤桐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东陈营的一个中农家庭。父亲和大哥都是清末的秀才,具有爱国民主进步思想。父亲极力提倡反毒禁烟,提倡妇女放足、举办新学,对他的思想影响很深。

1919年(民国八年),考入保定河北省甲种农业学校,在校期间,适逢“五四”运动爆发,他被推举为班代表,积极响应北京学生运动,组织游行、讲演,和军警开展面对面的斗争;积极参加李石曾、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名流学者的讲演会。

1921年(民国十年),在河北省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在河南开封农场、察哈尔农事试验场任技术员和张家口实业学校任教员。

1924年(民国十三年),大革命爆发后,陈凤桐到张励生的国民革命军察热招讨使署当秘书,跟随张励生在晋察绥一带进行反对军阀的革命活动。

1927年(民国十六年),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张部被蒋介石改编为暂编骑兵第二师,陈凤桐以准备去日本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建设新中国农业科技事业

陈凤桐于1949年4月在原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中央林业实验所华北林业试验场、中央畜牧实验所北平工作站、农林部兽医防治处北平分处以及河北省农业改进所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并于当年5月1日宣告成立。陈凤桐根据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不仅提议设置农作物系、园艺系、病虫害系(后改为植物保护系)、理化系(包括土壤、肥料、微生物和农药研制等)、畜牧系、家畜防疫系、森林系,还增设了开展遗传、生理、生化等基础研究的应用植物学系(后改为发育生物系)和开展农业小气候、气象灾害和物候学等方面研究的农业气象室。他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情报和普及推广工作,专门设置了“编译委员会”和“农业推广委员会”,前者着重收集翻译国内外农业科技情报资料和编辑出版农业科学专著与学术刊物;后者主要是组织推广本所的科研成果和从事农业科技宣传普及工作。上述机构的增设,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1941年,陈凤桐响应延安自然科学界组织起来的号召,发起成立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被选为理事长。

1949年至1957年,陈凤桐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1957年至1959年,陈凤桐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党组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与地学部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

1965年冬,陈风桐退休回京,经与北京市委和市政府领导联系,接受北京农业劳动大学顾问名义。

1976年,陈凤桐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担任顾问,并恢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职务。

(以上资料来源于:)

获奖荣誉

《东亚飞蝗生态生理学等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根治蝗害中的意义》,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人物评价

陈凤桐不仅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更为重视科技的推广。他对于提高干部科学素质和发展科技事业之间的关系看得十分透彻。(杨涤非徐丁丁评)

陈凤桐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情报和普及推广工作,专门设置了“编译委员会”和“农业推广委员会”,是陈凤桐具有战略意义的创举,为我国农业科学有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网评)

陈凤桐,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组织领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开创和发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联系实际,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南阳市科技信息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