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乔森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乔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背景
出生日期:1933年8月
逝世日期:2002年4月
职业:中共党史专家、学者
个人生平
受父亲朱自清的影响,1948年5月,朱乔森还在读高中时就参加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同年12月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高中还没毕业时,朱乔森服从组织安排,参加了革命工作。1951年4月进入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便从事哲学及党史的教学与研究。在此期间,他还精心研究了李大钊对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以及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并与同事一起写了《李大钊传》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李大钊的传记。
1973年,朱乔森调北京市农林局政治部负责宣传组的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即1978年5月,朱乔森调中共中央党校工作,先在《中央党校通讯》编辑部工作,后任中央党校《理论月刊》编辑部副主任,再后就到中共党史研究室毛泽东思想教研组任组长,1991年任中央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主要著作
在党校工作期间,为了实现他们全家和父亲生前的愿望:出版《朱自清全集》,朱乔森不辞辛劳,做了许多资料的搜集和前期准备工作,还搜集到了父亲生前未曾公开发表的几十篇佚文。在他的努力之下,12卷本的《朱自清全集》出版了。
学术成果
朱乔森教授还先后在《人民日报》、《红旗》、《求是》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解放思想的先驱、坚持真理的楷模——纪念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等几十篇论文,在学术界受到好评。1991年,他的学术论文在中国共产党70周年党史学术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获中央党校科研成果奖。
作为一名培养党的高级理论家的博士生导师,他除了对党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外,还通晓古今、学贯中西。他开设的课程有党史、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他的每一节课几乎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指导研究生的学习时,常常引用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的一句名言告诫他的研究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并要求中央党校的研究生应该关心现实,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
学生毛新宇
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1992年就读于中央党校的博士生时,其导师就是朱乔森教授,他研究的方向就是中共党史。毛新宇说:“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中共党史的专业知识,还受到了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毛新宇还说:“朱乔森老师的父亲朱自清先生是我爷爷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表扬过的伟大爱国主义者。朱老师显然是受到了父亲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抗癌经历
长期地超负荷地忘我工作,从20世纪末期开始,朱乔森教授就患上了直肠癌,不久又转移到前列腺,后来又转移到肺。此后,他又患了心肌梗塞,经抢救,终于从死神面前挣脱出来。
几年中,朱教授一直同癌魔作斗争,成了抗癌明星。他还为广大癌病患者介绍了抗癌的经验。他告诉那些病友自己的抗癌体会是:“首先精神上要放得开。我是解放前的老党员,那时,蒋介石没把我咋样,我就不信癌症会打垮我。”他还告诉广大癌病患者说:“癌症不见得一点好处都没有,苦难是人类的朋友,苦难促使人们拼搏,只有拼搏才会使人的生命迸发出火花。其次,不要拒绝医生的一切治疗。化疗很痛苦,一个疗程14天,我做了20多个疗程的化疗,吐得肚里已经没有东西了,还在吐,但还要做,决不放弃。因为我有许多事要做。”他还说:“我的癌症已转移了三次,也就这样,没有什么了不起。”
在癌魔折磨他的日子里,朱乔森教授仍然是那样乐观,对生命充满希望,他告诉病友们说:“我能活过来,就
逝世
直到2002年4月5日,朱乔森教授终于平静而坦然地走了,享年68岁。
朱乔森教授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等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