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马杏垣简介

马杏垣简介

淘名人 2019-04-28 13:35 热度:

马杏垣

马杏垣,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吉林长春人。曾任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第六协调委员会“喜马拉雅及其邻区分委会”副主席及主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研究领域广阔,尤其是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地质学。曾经获得获“李四光荣誉奖”等多项奖励。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杏垣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吉林省长春市

出生日期:1919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2001年1月22日

职业:地质学家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解析构造学

性别:男

个人履历

农历4月26日,马杏垣院士出生在吉林长春市,父亲经商,祖籍河北乐亭县。从少年时代起,他的求学道路,就像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刚刚小学毕业的少年马杏垣,就不得不流亡关内,先后就读于河北昌黎汇文中学和天津南开中学。所目睹的祖国的危亡、民族的灾难和政府的腐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在1935年发生“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他参加南下请愿团,与大家一起卧轨拦截火车,后辗转抵南京,抗议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不当亡国奴,他辍学随一批革命青年和进步人士离开天津,途经烟台,辗转到了重庆。作为抗日大后方的重庆,革命进步力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当时在南渝中学(后改为南开中学)读高中三年级的马杏垣,思想上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长期流亡生活使他爱憎分明,思想更加成熟。他以“马蹄”为笔名在共产党主办的《

展开阅读全文 ∨

教书育人

从1948年底起的近三十年里马杏垣院士一直从事地质教育,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副教务长和副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开路先锋”的地质矿产工作,急需大量人才,因而创办地质学院成为地质部门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时的马杏垣教授,团结自己的师长和学友,带领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在校学生,夜以继日地投入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他组织年轻教员和学生到全国各地去采集教学标本;亲自讲授普通地质、构造地质课程,并到周口店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随着北京地质学院的日益发展,他肩上的担子也越挑越重。虽他身任领导职务,却从不离开基层,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培育新一代的构造地质学人才而辛勤地耕耘着,亲自开设《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课,主编了《构造地质学基础教程》。重视野外是地质科学的第一实验室,野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第一课堂。他教导学生们说:要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

学术贡献

创建解析立学派

马杏垣院士对前寒武纪古老地壳和变质岩区构造研究的持续研究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培养出的人才也最多的方面。他深知,研究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岩石的构造,不仅是解决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要求的地学基础,也是认识岩石圈结构构造、探索地球早期历史和起源的关键。从他在苏格兰北部做博士论文搜集资料开始,50年来他从未间断过,“求太古之奥秘,窥元古之真谛”成为他不倦的执着追求。他以重点深入、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带领他领导的科研集体,以五台起家,嵩山为续,东至胶辽,西抵太华,北涉冀蒙,南进康滇,中国绝大多数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特别是在那动荡的岁月,他虽身处逆境,仍矢志不渝,十上嵩山,断断续续22载,终于克服了重重的自然和人为的困难,在1981年出版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专着和发表了其他相关论文,受到地质界一致好评,被誉为研究之范本,并获得了地质矿产部首批科技成果二等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作品

1.马杏垣等.1957.五台山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北京:地质出版社

2.马杏垣.1960.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科学通报,(16)

3.马杏垣等.1963.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发展的式样.地质学报,43(1)

4.马杏垣等.1963.中国区域地质.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5.马杏垣等.1965.中国东部早太古阶段构造变动的特点.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

6.马杏垣.1978.变质岩构造工作方法.地质参考资料,(1)

7.马杏垣等.1978.地质构造形迹图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8.马杏垣等.1979.华北地台基底构造.地质学报,53(4)

9.马杏垣等.1980.河南嵩山前震旦岩群的变形变质史.中国科学,(3)

10.马杏垣等.1981.前寒武纪变质岩构造的构造解析.地球科学,(1)

11.马杏垣等.1981.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北京:地质出版社

12MaXingyuan,W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