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马松亭简介

马松亭简介

淘名人 2019-03-05 17:48 热度:

马松亭

马松亭,名寿龄,以字行,回族,北京人,中国现代伊斯兰经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名伊玛目。中国伊斯兰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四大阿訇之一。1895年生于北京牛街伊斯兰世家。自幼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伊斯兰经典。26岁后历任北京、河北、山东、四川、香港、台湾等地清真寺伊玛目(教长)。1930年代参与创办并主持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和北平回教经学院,并组建月华出版部,出版《月华》杂志和伊斯兰学术经籍。1949年后历任中国回民文化协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经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副会长等职。全国政协第二、五、六、七届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松亭

别名:马寿龄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895

逝世日期:1992

职业:伊斯兰经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中阿大学

信仰:伊斯兰

主要成就:创建成达师范学校和中国伊斯兰经学院

代表作品:《古兰经要义》《回教与人生》

人物概述

1895年生于北京牛街一个阿訇世家,其祖上世代为伊斯兰经师,其堂兄马静生(名寿仁,寿90,于1982年去世)亦系著名学者。阿訇幼年承家教,即有志于宗教、文化事业。稍长,先后在牛街清真寺达浦生阿訇所主持之中阿大学读书。继就学于北京花市清真寺,随王友三阿訇求学,学成挂幛(毕业)后,先后在北京西单、河北涿鹿及北京花市任开学阿訇。其时正值清末民初,各种新思潮纷至沓来,社会各方面呈现启蒙竞进情势。在王浩然、达浦生等阿訇倡导下,回族伊斯兰新文化运动逐渐在北京、天津兴起,并向全国推进。在这种形势激荡下,松亭阿訇认识到,中国回族历史虽近千年,但过去囿于积习,不读汉书,教育落后,民智闭塞,民生凋敝,整个民族处于落后状态。阿訇将当时中国回族状况归纳为贫、愚二字。从而立定宏愿,愿毕生从事于克服回族贫愚,锐意于发展回族文化教育,以期有裨于整个国家、民族之复兴。

1930年代,松亭阿訇出访游学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回国

展开阅读全文 ∨

生平经历

1925年,阿訇受聘于山东济南西关清真寺(俗称穆家车门清真寺),该寺首席乡老穆华亭先生及法静轩先生等均为回族中有志之士,与阿訇朝夕过从,对阿訇之振兴教育以克服贫愚之倡议极为赞同。阿訇乃更具体倡议曰:“时势推移,至今日各族竞进时代,苟不吸收时代学术知识,必将事事落后,而无以图存。图存之道,固在于民族之自立图强,然不通过开明经师阿訇之因势利导,必将事倍而功半。故选就开明师资,既据有教义之依据,又益以开明之见识及时代之知识,进而领导本族人民群众,打破积习,接受新知,其为势便而收效速且巨。质言之,即急需造就一批既具有阿文经学学识,又能精通汉文并且有各科时代知识,实为当务之亟。”当地老乡,皆韪其议。

时唐柯三(仰檩)先生,正膺任山东济南道尹。柯三先生回族簪缨世家,祖父静徽先生,官至翰林学士,素有卫道之誉。柯三先生早年毕业于京师优级师范,学识湛深,素具宏扬回族文化教育之伟愿,早在京都肄业时,即曾于牛街族中

展开阅读全文 ∨

学术成果

《古兰经要义》《回教与人生》等。

相关记载

哈德成阿訇是陕西南郑人,世奉伊斯兰教,父亲名希龄,是一位饱学的伊斯兰教学者,早年因匪乱迁居上海,被当地回民聘为浙江路清真寺教长,从此就定居上海了。

希龄教长生有三子一女,德成阿訇居长,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生于上海。阿訇幼即老成凝重,曾入私塾,具有汉文基础。稍长后,到河南、镇江等地礼拜寺从师专攻伊斯兰教义。1910年前后,上海热心伊斯兰文化的前辈,如马晋卿、刘彬如、杨福洲等,为了和海外伊斯兰教国家交流文化,创办了协兴公司。德成作为该公司的成员曾长期居住在科伦坡,还先后赴埃及、香港、新加坡等地,并去麦加朝觐。与此同时,学习并掌握了阿拉伯、波斯、乌尔都以及英语等多种语言。这样,德成阿訇不但成为学力深厚的伊斯兰学者,而且树立了为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努力终身的决心。1924年,阿訇自海外归国,其时适值希龄教长归真,于是德成阿訇即受聘为浙江路清真寺教长。

浙江路居上海闹市中心,除本地或旅居上海的回、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