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英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孟昭英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省乐亭县走马浮村
出生日期:1906年12月24日
逝世日期:1995年2月25日
职业:实验物理学家、电子学家和教育家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物理系
代表作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人物生平
1906年12月24日,孟昭英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走马浮村一户农家。他3岁丧父,靠长兄帮助,得以完成学业。
1913年,孟昭英入走马浮村初等小学。
1917年,孟昭英入乐亭县立高等小学。
1919年,孟昭英入昌黎县成美中学初中。
1923年,孟昭英入北京汇文中学高中。
1924年,孟昭英被保送入燕京大学。
1928年,孟昭英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孟昭英留在该校物理系当助教兼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1931年,孟昭英以“氢气与铂、铜、镍接触时的电离”的论文获硕士学位,并被提升为讲师。
1933年,由燕京大学推荐,孟昭英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1936年,孟昭英获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孟昭英回中国,在燕京大学任副教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孟昭英随清华大学南迁至长沙;7月,中国物理学会计划在杭州召开学术年会,孟昭英从北平赶到天津等船南下。
1938年,孟昭英转到昆
主要成就
孟昭英开拓了电磁波谱,研制出了当时振荡波长最短的微波电子管;进行了三极管射频放大器线性调幅的研究;运用新型方式成功地精确量测了微波波导中的阻抗。另外,孟昭英还不断进行微波波谱学、阴极电子学、激光单原子探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孟昭英还进行了其它课题的研究。例如,他针对工作于脉冲状态的大功率微波管要在极短的脉冲持续时间内给出很大电流密度的情况下,如何测定该电流密度随时间而变的特性,以及在脉冲间歇时段的恢复特性的问题,他带领数名研究生在多方面的定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双脉冲测量方法。
1CYMeng,PAAndersonandYMHsieh,IonisationofHydrogenGasinContactwithPt,CuandNi,ChineseChemSocJ,1935,3:103~114.
2ChénShangyi,MengChaoyingandWBand,TransmissionofUltr
社会任职
孟昭英曾任清华大学清华学报编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卷》编委、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真空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电源学会名誉理事长、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名誉教授、科技导报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学术委员会委员、科学出版社《电子学基础知识》丛书副主编、《无线电爱好者丛书》编委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报顾问、《电子学报》编委员顾问、Apple微机协会北京分会名誉会长、《电子与电脑》编辑部编委、光纤通信技术开发中心高级顾问、海华新技术开发中心技术顾问、兴华经济开发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燕京大学校友会名誉理事、重庆环球轮船公司技术顾问、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成都)、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北京26中学(前汇文中学)校友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高教局确定与提升教授和副教授评审工作物理科主任。
人物评价
孟昭英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执教半个多世纪,是中国电子学教育的开创人之一。他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不计较个人名利,甘当人梯,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电子学人才和物理学人才。(九三学社评)
孟昭英秉性刚直、崇尚讲真话。(《盛世中华脊梁风采科学家风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