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姜圣阶简介

姜圣阶简介

淘名人 2019-04-25 09:20 热度:

姜圣阶

姜圣阶(1915—1992),化工与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4年11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林甸县,祖籍为山东海洋县。1932年从天津河北工学院毕业后,在多处从事化工技术工作。1992年12月28日在重庆出差途中逝世,终年77岁。

基本资料

姓名:姜圣阶

国籍:中国

出生地:黑龙江省林甸县

出生日期:1915年11月14日

逝世日期:1992年12月28日

职业:化工与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河北工业大学

简介

姜圣阶(1915—1992)中国化工、核能专家,生于1915年11月14日,黑龙江省林甸县人。1932年从天津河北工学院毕业后,在多处从事化工技术工作。1947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经民族工业先驱侯德榜举荐,姜圣阶就任当时中国最大的化肥厂——永利宁厂的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为大力发展化肥工业,姜圣阶领导、组织了永利宁厂的扩建和技术改造工作。通过对合成塔芯结构改造,改用自行研制的高效氨合成催化剂,将合成氨的日产量由39吨提高到了400吨。后来,他又根据国情,设计并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压强为每平方厘米320公斤的高压容器,取得了设备制造工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这对促进我国化肥工业、有机合成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此,周恩来亲自签发了贺电和奖状,国务院同时颁发了4万元人民币奖金,表彰姜圣阶和有功人员。

1992年12月28日在重庆出差途中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 ∨

经历

1936年毕业于河北省立工业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机电系,

1936~1937年任南京永利宁厂技术员,

1938~1945年任永利川厂主任工程师、制碱部副部长,

1945~1947年任南京永利宁厂(见南京化学工业公司)高压合成车间主任工程师。1948~195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科学硕士学位。

1950~1958年,任永利宁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在此期间,领导并参加了氨合成塔内部的结构改进,氨产量由日产40t增加到500t,领导设计和制造出大型沸腾焙烧炉,国内首次用于硫酸生产。它比机械炉产量提高约10倍。1956年在布拉格国际氮肥会议上,宣读了新型氨催化剂研制论文、用无烟煤代替焦炭制造水煤气的论文。倡议并亲自从事理论计算设计,研制成功多层式高压(32MPa)容器,获国务院特奖。

1959~1962年任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华东化工研究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

1963~1975

展开阅读全文 ∨

事业

姜圣阶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3年,姜圣阶作为某工厂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成功地组织了六氟化铀产品生产线的试车、投产。同时,领导了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提供核心部件的研制攻关工作。经过上千次的攻关试验,最后找到了“气缩瓦”产生的原因,终于在1964年5月1日凌晨加工出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核部件,保证了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准时进行。

1965年5月,核工业主管部门成立了生产堆现场领导小组,任命姜圣阶为组长。在组织几条军品生产线建设的同时,姜圣阶又马不停蹄地组织生产堆的施工。1966年10月12日,生产堆正式运行。

加工制造钚金属核部件的工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建设。在生产堆运行之后,姜圣阶又主持了该厂的工程建设。1968年9月工厂建成,拿出了合格的产品。他又结合我国实际,改进生产工艺,将氯化法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

荣誉

1963年他奉命参加“两弹”创业,担任过二机部副部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主任等职。他在无机化工和核化工领域有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科技成就。在从事化学工业期间曾因完成百余项化工技术革新而受到国务院的特别嘉奖。他曾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组织了我国第一座大型军用生产反应堆、第一座核燃料后处理厂的建造和运行,为“两弹”研制作出重要贡献。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还曾荣获法国总统颁发的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他是一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有威望的科学家。姜圣阶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评价

姜圣阶是和平开发核能、发展核电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经常指导秦山核电站及其配套核燃料循环的研制和建设,为推动核科技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为培养造就我国的核科技人才,为促进国际核能合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主持了国家核安全局的组建工作并出任第一任局长,为建立我国的核安全管理体系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