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黎烈文简介

黎烈文简介

淘名人 2019-04-22 21:15 热度:

黎烈文

黎烈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湖南湘潭人;1922年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同年留学日本,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第二年转赴法国,在巴黎大学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32年归国后任《申报·自由谈》主编,发表了鲁迅、茅盾等许多左翼作家抨击时弊的杂文作品;1935年与鲁迅等组织译文社;1936年主编《中流》杂志,为促进文艺界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起过积极作用;1939年在福建永安任改进出版社社长时,曾编过不少配合抗战的丛书和杂志;抗战胜利后到台湾大学任外文系教授直至去世。妻子许粤华也是翻译家。

基本资料

姓名:黎烈文

别名:笔名李维克、林取、六曾、亦曾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县

出生日期:1904年5月31日

逝世日期:1972年10月31日

职业: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台湾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巴黎大学

代表作品:《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礼》《舟中》译著《红与黑》等

人物简介

黎烈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湖南湘潭人,笔名李维克、林取、六曾、亦曾、朱露明等。

黎烈文出生于湘潭县城一个没落的封建仕宦家庭。15岁初中毕业后去上海,考取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书记员,从事誉抄、整理和校对文稿的工作。1921年夏,任厦门大学校长秘书。翌年,回到商务印书馆,任古籍部助理编辑。他写了10多篇短篇小说,后集为《舟中》一书出版。1926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又去法国留学。1928年入巴黎大学研究院,专修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

1932年春,与妻子严冰之学成回国。由巴黎老师的推荐,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的法文编辑,同年12月,应《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之聘,任该报副刊《自由谈》主编。

他锐意创新,大胆改革,将鸳鸯蝴蝶派所编的单纯追求“猎奇”、“消遣”的趣味性和颓废倾向的文学副刊,改革成为新文学的副刊,积极宣传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抨击腐败的时政,他渴望改革后的新《自由谈》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作品

舟中(小说集)1926,泰东

崇高的母性(散文集)1937,文生

胜利的曙光(报告文学集)1940,烽火社

艺文谈片(散文评论集)1969,传记文学

新编五代史评话标点,1925,商务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人评话标点,1925,商务

大宋宣和遗事宋人评话标点,商务

京本通俗小说标点,1937,商务

河童(中、短篇小说集)日本芥川龙之介著,1928,商务

医学的胜利(剧本)法国洛曼著,1933,商务

妬误(剧本)法国本那特著,1933,商务

红萝卜须(长篇小说)法国赖纳著,1934,生活

企鹅岛(长篇小说)法国法朗士著,1935,商务

笔尔和哲安(长篇小说)法国莫泊桑著,1936,商务;后改名《两兄弟》,1944,文生

冰岛渔夫(长篇小说)法国罗逖著,1936,生活

法国短篇小说集1936,商务

邂逅草(小说、戏曲合集)法国纪德等著,1937,生活

乡下医生(长篇小说)法国巴尔扎克著,1938,商务

第三帝国的兵士(长篇小说)匈牙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经历

黎烈文先生留学日本时,他去东京“游就馆”参观,看到所谓“日中战争胜利纪念品”等侵华罪证,俨然作为日本侵略者的光环荣耀陈列其间,一种“耻辱”、一种“雪仇”等复杂情绪,交织地充斥胸膛。

一次在课堂上,讲授法语的矮胖的日本教授解释课文中的一个“pou(蝨)”字时,侮慢嘲弄地对他说:“哈哈,‘蝨’怕是你贵国的特产罢!”许多日本学生骤然回头望着他,轰然大笑。他顿时愤然站起来反驳道:“你先生何据而言之呢?”“自然,自然,这还用说吗?贵国的书上不是有着这样的诗句吗?”这位教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蝨斯愆庆”四个字。他又好笑又好气地嘲讽道:“哈哈,原来你先生的汉文还欠通呢!《诗经》上的那个字不是‘蝨’,而是‘螽’!‘螽’俗称纺织娘,‘蝨’才是你所说的虱子!”这位教授羞红着脸发急了,便横蛮不讲理地叫道:“那不管蝨也好,螽也好,都是你们支那的东西。南京虫(按:指臭虫)不也是贵国的特产吗?”班上的日本学生又哄堂大笑。他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论

黎烈文先生青年时期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是《新青年》、《小说月报》的热心读者;他热爱祖国,具有民主思想,所创办并主编的报刊,对抨击国民党腐败统治、宣传民主主义和爱国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知名新闻、出版、文化工作者。

黎烈文先生坎坷一生,奋斗一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内忧外患中,他为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最光辉的三个杂文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中的文章,皆经其手刊出而得以面世。

抗战期间,他在我国东南开拓出一片文化绿洲;旅台三十年,虽多次受到政治牵连,为当局传讯、审查,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良知、节操。为了国家民族的强盛,他兢兢业业地奋斗了一生。

他一世清贫,却“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至死未能忘怀养育他的祖国和人民。尽管自己经济上常遭拮据,还常常“帮助那些比自己更加不幸的同胞”。有人说他是“自己家无长物,身无余款,却常常慷慨救助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