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席泽宗简介

席泽宗简介

淘名人 2019-04-21 21:21 热度:

席泽宗

席泽宗(1927.6.9-2008.12.27)山西省垣曲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已被8种世界名人录列传。在国际天文学界,他的名字总是与超新星联系在一起。他对古代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的证认及整理工作,长期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蜚声于天文学和科学史两界。他长期从事天文学史的研究,涉足于天文学思想、星图星表、宇宙理论、外国天文学史等许多重大方面。数十年来席泽宗还为中国的科技史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贡献了自己的精力和才智,是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席泽宗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省垣曲县

出生日期:1927年6月9日

逝世日期:2008年12月27日

职业: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代表作品:《预告今年日月食》、《恒星》、《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

人物经历

1927年6月9日,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

1941~1944年间,席泽宗在陕西洋县国立七中二分校上初中,虽然生活极为清苦,但此处施行的是新式教育,席泽宗开始在这里接触到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天文学。

1941年9月21日,发生的日全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944年,进入兰州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即现在的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席泽宗读了许多课外读物,其中有张钰哲写的《宇宙丛谈》,是一本天文学的科普文集,正是此书使席泽宗对天文学发生了兴趣。席泽宗在上海考取了中山大学天文系。

1947年10月,他靠同乡、同学的帮助前往广州入学。

1948年元旦,他在广州《越华报》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预告今年日月食》。此后他一面学习,一面在广州《建国日报》、《前锋日报》、《大光报》、《南方日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华侨日报》、《工商日报》等报纸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大部分是关于天文学的,但也有诸如《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席泽宗院士是我国第一个科学史研究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他提出了从史书中鉴别新星的7条标准和区别新星与超新星的2条标准,讨论了超新星的爆发频率。1955年他发表了《古新星新表》,1965年再次修订,从中、朝、日3国的历史文献中找出了90个疑似新星,其中有12个可能属于超新星,并讨论了这12个超新星和当今观测到的超新星遗迹以及射电源的关系。

席泽宗从在大学读书时开始,就一直很重视科普工作。50年代,他经常到工厂、农村、军营和学校演讲,向群众普及天文知识。他曾长期担任北海“少年之家”的辅导员,还曾主持了全国第一届少年天文夏令营。他认为这些都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他的许多科普作品扩大了天文学和科技史在群众中的影响,受到广泛的欢迎。例如,他的《人类怎样认识了宇宙》一文发表后,《人民日报》1959年3月15日刊登了一封广东读者来信,认为“这样通俗而有系

展开阅读全文 ∨

出版著作

《古新星新表》

在1955年发表《古新星新表》,充分利用中国古代在天象观测资料方面完备、持续和准确的巨大优越性,考订了从殷代到公元1700年间的90次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成为这方面空前完备的权威资料。《古新星新表》发表后很快引起美苏两国的重视,两国都先在报刊杂志上作了报导,随后在专业杂志上全文译载。随着射电天文学的迅速发展,《古新星新表》日益显示出其重大意义。美国著名天文学家O·斯特鲁维(O·Struve)等在《二十世纪天文学》一书中只提到一项中国天文学家的工作,即席泽宗的《古新星新表》。

《科学史十论》

《科学史十论》所收各篇,均系作者在长期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最具心得的代表力作。经过精心的选辑编排,首先从科学史和现代科学及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开始论述,从而引发出有关中国科学传统回顾和未来展望的话题;分析精到,立论宏富。而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社会功能及其在当代天文学中的应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评价

席泽宗先生融会古今,学贯中西,其著述叙事清晰,推理严密,科学与人文并茂,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享誉全球的科学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就写作风格提出一种“镶嵌玻璃和平板玻璃”的理论,他认为,有的作品就像镶嵌玻璃,它们很美丽,在光照下色彩斑斓,但是你无法看透它们;而理想的平板玻璃,你根本看不见它,却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情。这相当于直白朴素、不加修饰的作品。阅读这种作品甚至不觉得是在阅读,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全无遮挡。确实,写得明晰也许比写得华丽更加困难,而席泽宗之文风恰与阿西莫夫之所言不谋而合。从《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一书,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席泽宗的学养和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