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寿昆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魏寿昆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市
出生日期:1907年9月16日
逝世日期:2014年6月30日
职业:冶金学及冶金物理化学专家
毕业院校:北洋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原料路线的建议》、《中国钢铁工业长期发展中若干战略问题的研究》
人物生平
1907年(清朝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十六日,魏寿昆出生于没落的天津市商人家庭,
1914年(民国三年)入私塾,1917年考入育德庵小学。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魏寿昆参加天津铃铛阁官立中学的考试,考入中学。
1923年,毕业于河北省省立第一中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1929年毕业,获矿冶工程系工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辽宁海城大岭滑石矿任助理工程师。
1930年(民国十九年),任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助教,同年秋天魏寿昆考取了天津市公费留德。
1931年(民国二十年),就读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材料工艺科学系化学专业,1932年转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获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工学博士。1935年至1936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回国任北洋工学院矿冶系教授。
1936至1949年,担负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进行多项课题研究外,
主要成就
魏寿昆从事冶金学研究近60年,而其中约有2/3的时间从事冶金热力学的研究。
魏寿昆一直运用热力学原理研究和解决矿产资源中有害元素的去除以及有价值元素的高效回收等问题。20世纪40年代,他针对高磷铁水,提出了小型贝塞麦炉的去磷程序以及贝塞麦炉与马丁炉双联的操作方法,指导小转炉脱磷。为了解决耐火材料问题,进行了“四川白云石去钙提镁之研究”及“人造镁氧烧制镁砖的研究”,提出利用二氧化碳选择性溶解去钙提镁的措施,发明了“静置后处理法”,使氧化镁的纯度达995%,达到制造高质量镁砖的要求,并阐明了提纯氧化镁的机理。他进行从钼矿提取金属钼和钼化合物,炼制钼铁及钼合金钢的研究,提出综合利用钼矿的不同方案,如将国产钼矿先焙烧,再用湿法提取钼酸钠、钼酸铵及钼酸钙,以及在坩埚炉内用钼酸钙炼制钼合金钢。这一思路比用钒渣、铌渣、钨矿、锰矿等在炉内还原冶炼合金钢的工作早近半个世纪。他还利用硅铁还原钼酸钙,得到含钼40%
社会任职
魏寿昆先后担任北京市政协一至四届委员,五至七届常务委员;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八届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学科第一届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常务副组长。
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矿冶金》卷冶金编委会副主任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金属学会一至四届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
1939-1941年,任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矿治科主任、化工科主任。
1941-1942年,任贵州农工学院矿冶系主任、教务主任。
1942-1944年,任重庆矿冶研究所钢铁冶金研究室主任。
1944-1945年,任重庆材料试验处冶金组主任。
1945-1946年,任重庆矿冶研究所代理所长。
1946-1948年,任北洋大学冶金系
人物评价
您是中国人民的宝贝,您也是日本人民的宝贝。(日本著名的冶金学家不破祐教授评)
魏寿昆是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奠基人,花费毕生的精力发展了冶金热力学,他成功地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实际,解决了诸多的疑难问题。(九三学社评)
魏寿昆不好名,不好名的人即使得到了盛名,仍以平常之心,守道不渝,自强不息。有时在他人看来,他们依然平常,并无特别之处,然而“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及”,魏先生就是如此,真要赶上他们,却很难做得到。我想这是魏寿昆最让后辈学习和继承的品德。(吴石忠评)
魏寿昆先生是冶金学界的泰斗和业界宗师,他的逝世是国际冶金工业不可弥补的损失,先生一生治学严谨,教书育人,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冶金科学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北京科技大学评)
人物影响
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以魏寿昆院士百岁生日为契机设立了“魏寿昆科技教育基金”。由魏寿昆先生个人捐资10万元,北京科技大学出资20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