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曾昭燏简介

曾昭燏简介

淘名人 2019-04-20 21:50 热度:

曾昭燏

曾昭燏,1909年1月27日出生,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杰出的女博物馆家、考古学家,生前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为了祖国的考古、博物馆事业,终身未嫁,对中国文物的发掘和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12月在南京灵谷寺跳楼自杀。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曾昭燏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湘乡县

出生日期:1909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1964年12月

职业:学者 考古

毕业院校:国立中央大学

人物简介

曾昭燏,清宣统元年正月初六(1909年1月27日)生于荷叶万宜堂,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父亲曾广祚,清县学附生,江苏候补道。大哥早夭,二哥昭承,美国威斯康新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在国民政府任职;三哥昭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著名的化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曾任教育部副部长。

南京博物院院长,考古学家。1964年12月在南京逝世,终年55岁。曾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届代表。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各项文物挖掘及保护活动,曾反对将大陆文物运往台湾。为了保护祖国文物终身未嫁,为中国的考古事业以及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曾昭燏诞辰一百周年,考古学界及文物界纷纷开展纪念曾昭燏活动。

求学经历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女,1909年1月27日生于湘乡县荷叶乡万宜堂一个官宦世家。幼读私塾。12岁入长沙艺芳女校。1929年入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国文系。1935年留学英国,次年获硕士学位。旋入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实习,作为研究员,参加了柏林地区及什列斯威格田野的考古发掘。1938年返英,任伦敦大学考古学助教。同年,感于国难当头,放弃英国大学考古学院之聘,毅然回国效力。

考古事业

1939年初,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设计委员,奔波于川、滇一带从事考古研究及征集、调查、发掘等工作。1939年3月至1940年9月,共发掘马龙遗址、佛顶甲乙二遗址、龙泉遗址等5处,获得大量文物资料。这是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运用外国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进行的“锄头考古”活动。经研究整理,考古学家认定,云南这一地区的文化面貌与中原地区有很大差异,故定名为“苍河文化”。这是她与其他考古专家对中国西南部考古的一大贡献。1940年6月,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迁四川李庄镇。她与吴金鼎等主持了四川彭山县东汉崖墓的发掘工作,著论文《以彭山陶俑中所见汉服饰》,并考察川康民族,撰写考察报告约百万字。1942年,与吴金鼎合编的《云南苍洱考古报告》,是研究云南地方史的珍贵资料。还筹办过远古旧石器考古展览会。与人合撰的《博物馆》一书,扼要叙述了博物馆工作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是中国具有开创性的博物学研究代表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

展开阅读全文 ∨

为事业终身未嫁

曾昭燏(1909-1964),湖南湘乡人,她的曾祖父是曾国藩之弟曾国璜。父亲是举人,曾昭燏的母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曾昭燏的二哥曾昭抡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化学家。五弟曾昭杰是闻名当世的书法家,妹妹曾昭懿是名动中外的妇科医师林巧稚的高足。

曾昭燏出生不久,家道开始中落,但在严格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中长大的她,却有着一种与同龄女孩不一样的气质。

20岁时,她就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先在国文系学习,后转外文系直到毕业,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国学大师胡小石教授的器重和培养。1933年,曾昭燏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大学学业。

曾昭燏青年时期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上的妇女追求个性解放的时期。她那时意识到,妇女要有和男子一样的社会平等地位,首先要在经济上独立,不能依附于男子。当时,在一些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妇女中流传这样一种看法:结婚就是女子坟墓,会葬送一生。曾昭燏也认为,不少女子结婚后整天忙于家务,埋没了她们的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

别样人生

曾昭燏不仅对考古、文物收藏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着相当的素养和水平。曾昭燏擅长写词,她写的诗词含意深邃,词藻美丽。曾昭燏的散文也充满生活气息。曾昭燏的书法,风格浑朴、秀整,于雄浑中透出娟秀之气,有着强烈的金石气息。

曾昭燏在诗词、书法这些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她的恩师胡小石先生是分不开的。曾昭燏就读中央大学时,多次聆听胡先生的讲课,并且多次登门拜访胡小石。胡宅的藏书楼更是曾昭燏经常刻苦攻读的处所。胡小石在文学方面给了曾昭燏很多的启发,二人更是经常就文学的话题讨论。可以说,胡小石是曾昭燏在文学上的一位良师益友。

纪念

2009年是曾昭燏女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也陆续开展,她的名字逐渐浮现在世人眼前。2009年11月26日南京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岸三地曾昭燏生前同仁、亲属以及文博界的专家学者共30多位嘉宾出席了曾昭燏追思研讨会。在南博举办的“曾昭燏生平事迹展”上,一批由家人提供的当时的曾昭燏与各界名流合影、野外考古图片、手稿、日记,和用过的手表等珍贵遗物,首次向世人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