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甲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阿甲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宜兴丁蜀镇双桥村
出生日期:1907
逝世日期:1994年12月24日
职业:戏剧编剧兼戏剧理论家、导演
毕业院校:鲁迅艺术文学院
代表作品:现代京剧《红灯记》
人生经历
阿甲自幼随父读书,爱书画,尤喜京剧。他生性聪颖,常为乡邻写字作画,在当地有“十灵童”之称。他听说宜兴显亲寺高僧怀舟曾跟谭鑫培学过戏,便登门拜怀舟为师,怀舟教其书画,传其唱腔。 1938年春阿甲历尽艰辛到延安,当过延安平剧院研究室主任、副院长。在延安演京剧《打渔杀家》,阿甲在剧中演“肖恩”,江青演“女儿”,他们连演三场,毛主席连看三场。阿甲还参加了《逼上梁山》的演出。阿甲是延安的“京剧名角”,还经常得到毛主席的教诲和关心,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阿甲被延安的老同志称为“中国共产党研究京剧的头牌创始人”。
1938年赴延安鲁艺进修。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艺平剧研究团团长。后任延安平剧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院长。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研究室主任,中国京剧院总导演、副院长,中国文闻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副主席。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编导京剧《三
晚年情况
阿甲晚年定居无锡曹张新村。在宜兴市锡剧团排演《周处》时,宜兴市文化局和锡剧团的领导和有关人员专程到无锡拜访和请教了阿甲先生。阿甲同志与宜兴著名实业家华荫堂先生、著名名中医邓荫南先生都是年轻时的“小朋友”。他晚年多次回乡,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
1994年12月24日下午6时30分,阿甲病逝于无锡医院。
艺术贡献
阿甲以对祖国京剧艺术的杰出贡献,成为了探索传统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突出代表,他的探索精神和艺术实践,被公认为是“中国戏曲导演的擎旗人”和“新中国戏曲表演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阿甲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博导、文化部京剧振兴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有《戏曲表演论集》等著作。
1987年12月27日,“祝贺张庚、阿甲同志从事戏剧工作55、50周年演出”在人民剧场举办。演出剧目《斩经堂》(萧润增,马小曼,刘桂欣)《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孙岳,高玉倩,刘长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