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碧野简介

碧野简介

淘名人 2019-04-13 08:38 热度:

碧野

碧野(1916-2008),原名黄潮洋,1916年2月出生,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曾在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湖北分会副主席。碧野作品以歌唱英雄的时代为主调,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比喻、对仗、排比、拟人是碧野常用的修辞手段,借此来创造富有节奏感的艺术境界。自1935年发表处女作《窑工》以来,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和散文集《月亮湖》、《情满青山》、《天山景物记》等。代表作入选中学语文课本。1986年,湖北省召开姚雪垠、徐迟和碧野三人的创作讨论会,曾轰动文坛,从此这三人被推为湖北文坛“三老”。2008年2月,碧野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2008年5月30日,92岁的著名作家碧野在武汉逝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碧野

别名:黄潮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大埔

出生日期:1916年2月

逝世日期:2008年5月30日

职业:现代作家,散文家

主要成就: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中国作协理事,湖北分会副主席。 湖北文坛三老之一,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月亮湖》《情满青山》《天山景物记》

人物简介

碧野(1916~2008),原名黄潮洋,广东大埔县人,生于1916年2月,2008年5月30日6时30分在武汉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现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教师,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湖北分会副主席,2008年2月,碧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情满青山》。代表作有《阳光灿烂照天山》、散文集《月亮湖》、《幸福的人》、《七月的天山》、《在哈萨克牧场》、《遥远的问候》、《边疆的风貌》,著有短篇小说集《流落》、《山野的故事》、《天山景物记》等,以及《肥沃的土地》、《奴隶的花果》、《湛蓝的海》、《风砂之恋》、《我们的力量是无

展开阅读全文 ∨

大事年记

1935年在北平《泡沫》文艺月刊发表处女作《窑工》。

抗战爆发后,随流亡学生到华北参加游击队和中原农村巡回演剧队。

1938年在武汉出版报告文学集《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和《在北线》。

1939年在洛阳写成未见出版的长篇《南怀花》和《灯笼哨》等短篇。

1940年后,先后在荆门前线、河南叶县写成《乌兰不浪的夜祭》等四个中篇。

1942年秋,在成都任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文协成都分会理事,次年去重庆等地教中学。陆续写成长篇《肥沃的土地》、《风砂之恋》、《没有花的春天》、《湛蓝的海》,以及《奴隶的花果》等中短篇,使抗战后期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丰产期。

1946年下半年去上海等地教中学,发表了《水阳江的沉郁》、《墙头骑士》等短篇,以及中篇《饥饿的白凤英》。

1948年春进入解放区,深入太原战役前线,写成长篇《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1952年调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组。

1954年转为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除出有描写铁路工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作品

碧野一生创作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近千万字,出版长篇小说10部、中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4部、报告文学集4部、散文集15部、《碧野文集》(四卷),是一位天才与勤奋兼具的作家。他的作品,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流光溢彩,有极强的生命力。特别是散文创作方面,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现当代文坛独树一帜。其中,《天山景物记》、《情满青山》等多篇作品,被翻译成英、日、俄、匈牙利、朝鲜语等文字,在海外广泛传播。《天山景物记》更是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影响了几代年轻人。

长篇:《肥沃的土地》、《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等;中篇小说:《奴隶的花果》、《乌兰不浪夜祭》等;短篇小说集:《流落》、《山野的故事》等;中篇小说:《奴隶的花果》、《乌兰不浪夜祭》等;小说、散文集:《幸福的人》、《在哈萨克牧场》、《遥远的问候》、《边疆的风貌》、《月亮湖》等;游记:《天山南北好地方》

作品年表

1938年报告文学《太行山边》、《北方的原野》。

1939年报告文学《在北线》。

1940年报告文学集《滹沱河夜战》,写长篇小说《南怀花》,稿寄香港楼适夷,在抗战中遗失。

1942年中篇小说集《远行集》、《三次遗嘱》、《奴隶的花果》,短篇小说集《血泪》。

1943年《奴隶的花果》、《远方》。

1944年长篇小说《风砂之恋》、《肥沃的土地》。

1945年短篇小说集《流落》、《风暴的日子》,报告文学集《滹沱河夜战》。

1946年中篇小说集《奴隶的花果》、《三次遗嘱》,长篇小说《没有花的春天》。

1947年长篇小说《湛蓝的海》。

1950年短篇小说集《春天的故事》,中篇小说集《小共产党员》、《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夜航》。

1954年小说、散文集《幸福的人》。

1955年长篇小说《钢铁动脉》。

1957年散文集《我们的农场好风光》、《在哈萨克牧场》。

1958年散文集《遥远的问候》。

1959年游记《天山南北好地方》。

19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特点

歌唱英雄的时代是碧野散文的主调。不论是描写山光水色,还是展示建设大业,他的作品总是格调高昂、春光明媚,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他的游记作品中的力作《天山景物记》,介绍了新疆天山的丰富物产和异彩奇情的景物,歌颂了边疆各族人民的新面貌;《山高云深处》是碧野散文的又一代表作,描写了一位赤胆忠心,为人民开拓新生活的县委书记。作者将人物心灵的刻画与景色描绘融为一体,将读者带入一个云深雾重、宛若仙山的境界之中。

碧野散文注重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在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中,景物只作烘托之用,而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人物服务于抒情。比喻、对仗、排比、拟人是碧野常用的修辞手段,借此来创造富有节奏感的艺术境界。他的语言生动形象、气韵飞扬、诗意盎然。

晚年生活

建国初期,碧野在新疆建设兵团深入生活与当时的师政委和主任合影

2006年,碧野的月薪4000元,他基本不买什么东西,可对周围的人非常慷慨,住院时听说扫地的师傅家里很困难,就悄悄给他几百元钱。武汉有家报社的一名老记者想出书,但资金困难,碧野就用自己的津贴资助他。但碧野自己很节俭,夏季平时连个西瓜都舍不得买。六七年前,年岁已高的碧野很怕冷,有一年冬天太冷,他只好靠取暖器保暖。“这样,他每个月的电费要一千多元,当时他的月收入只有三四千块钱”,其子女昨日说。很快,在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的关心下,省行管局另外为他腾出了一处装着暖气的住所。但碧野老人不肯搬进去,说:我自己有住房,不好再占一套住房。

2008年元月初,碧野第一次因为肺炎引起心衰竭住进了武大中南医院。5月12日地震那天,碧野浑身发软,血色素只有4克(正常人的学血色素为14克),但还是很清醒。医生说:正常人包括中青年血色素在6克时,就要昏迷过去。碧

展开阅读全文 ∨

湖北情结

1961年,正是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碧野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再从北京搬家到武汉,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碧野将家安在武汉后,主动请缨,只身去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工地体验生活。“十里工地热气腾腾。白天群炮轰鸣,飞石穿空,烟柱冲天,变成一朵朵白云……”碧野记录着当地工人炸山的场景,创作长篇小说《丹凤朝阳》。他同建设者一道,过着“头顶油毛毡,脚踏黄土山,喝着泥巴水,睡在荒沙滩”的生活,可惜创作还没结束,“文革”就开始了。碧野四根肋骨被打断,《丹凤朝阳》因此搁浅。1977年,碧野重回丹江口。这一次,碧野在丹江口生活了一年,又到广州一段时间后,从头创作了长篇小说《丹凤朝阳》。碧野对江汉平原很熟悉,“春种秋收,水稻金黄,麦浪滔滔,棉花过头,瓜菜清香”,碧野用自己的方式,感悟着荆楚大地。

1970年,五十开外的碧野和妻子被下放到仙桃毛场插队落户。碧野利用这段时间,创作了大量散文。当地农民不知道这是著名作家碧野,只唤他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碧野一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对生活、对文学事业无限热爱。他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积极投身中国现代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他长期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出一大批反映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的优秀作品,是一位人民喜爱的作家;他爱惜人才,关心青年作家成长,扶持青年作家创作,是湖北几代作家有口皆碑的良师益友;他作风清廉,品德高尚,是深受同志们尊敬和爱戴的长者、朋友。

碧野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一生,是献身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生,是在文学艺术上,上下求索、永不懈怠的一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繁荣湖北文学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方方回忆说,1985年前后因为要拍摄姚雪垠、徐迟和碧野三老的专题片,她几乎通读

展开阅读全文 ∨

其它介绍

作家碧野去世 代表作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其作品《七月上天山》也入小学语文课本

著名作家碧野的追悼仪式在武昌举行,“肥沃土地,耕耘七十岁月,收获丰硕人生花与果,斯人远去!天山景物,哺育万千学子,铸造璀璨艺术美和真,精神长存!”吊唁大厅,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先霈教授撰写的巨幅挽联十分醒目,这副挽联也是对碧野人生长路的高度概括。2008年5月30日,92岁的著名作家碧野在武汉逝世,身后留下《天山景物记》等上千万字的作品。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在个人博客上回忆与他的交往,称这是湖北文坛的一大损失。

碧野原名黄潮洋,广东大埔人,自1935年发表处女作《窑工》以来,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和散文集《月亮湖》、《情满青山》、《天山景物记》等。1986年,湖北省召开姚雪垠、徐迟和碧野三人的创作讨论会,曾轰动文坛,从此这三人被推为湖北文坛“三老”。

方方当选为湖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