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鸿隽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任鸿隽
别名:任叔永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重庆市垫江县
出生日期:1886年12月20日
逝世日期:1961年11月13日
职业:著名学者、科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美国康乃尔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主要成就:辛亥革命元老 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教育司司长、 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前身)副校长、国立四川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干事长
代表作品:浙江湖州
祖籍:
人物经历
任鸿隽,字叔永。祖籍浙江湖州,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垫江县(现属重庆市辖县)。著名学者、科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辛亥革命元老,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妻子为五四女作家陈衡哲。
任鸿隽童年在家塾读书,1898年考入“垫江书院”。他聪颖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光绪三十年为应科举,入巴县学籍。同年参加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四川巴县(今重庆市)第三名秀才。后就读于重庆府中学堂,再考入上海中国公学。
1908年赴日本留学攻应用化学,1909年,经但懋辛、朱苇煜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吴玉章联系甚密。
辛亥革命前夕,在东京中国同盟会总部十分活跃的任鸿隽,担任中国同盟会四川分会会长、书记等职,他负责购买军火,向国内革命党人输送枪支、弹药。常常深夜前往孙中山老友、日本浪人宫崎滔天家中购买手枪,藏在大衣内冒险带回家中,再转交给另一同志。这些军火就这样一程又一程秘密运回到国内革命党人手中。
传播科学
1908年,任鸿隽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当时章太炎正在日本举办“国学讲习会”,他从其学习国学,深受其革命思想影响。
1913年,他考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主修化学和物理学专业。在攻读专业的同时,他还经常考虑科学与国家、社会进步的深远关系。他认为:“现今世界,假如没有科学,几乎无以立国。”他说:“所谓科学者,非指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而为西方近三百年来用归纳方法研究天然与人为现象而得结果之总和。……欲效法西方而撷取其精华,莫如介绍整个科学。”
1914年夏,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他与同学赵元任、胡明复、周仁等联合发起成立科学社,集资创办《科学》月刊。次年,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他被推举为董事会董事长和中国科学社社长。该社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科学》月刊也于同年正式问世,公开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在以任鸿隽为首的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领导下,该社和该刊
家庭成员
陈衡哲(1890.7.12-1976.1.7),中国第一位公派女留学生,中国第一位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中国第一个白话文小说家,中国第一位新文学女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博士。
笔名莎菲(SophiaH.Z.Chen),祖籍湖南衡山,生在江苏武进。幼年在亲友辅导下读书。1911年到上海,进爱国女校。1914年考入清华学堂留学生班,成为清华选送公费留美的女大学生之一。先后在美国沙瓦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西洋史、西洋文学,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20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西洋史;1920年9月27日与任鸿隽结婚;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国立东南大学、四川大学;著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衡哲散文集》、《文艺复兴史》、《西洋史》及《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等;建国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76年去世;她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教授,有“一代才女”之称。
任氏四杰与辛亥
杰出贡献
他是我国最早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月刊的创建人之一,并长期担任领导工作,也是杰出的科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科学论文、专著和译著颇多,内容涉及化学、物理、教育、科学思想、科学组织管理和科学技术史等多方面。主要有《科学概论》、《最近百年化学的进展》、《近世化学家列传》等。
他在科学传播、科学体制探索、科技政策研究等方面扮演了先驱的角色,他的思想和精神,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人物事迹
开创科学传播新时代的旗手
中国的近现代科学,不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而是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结果”。任鸿隽在1915年创办《科学》杂志,阐述“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划出了科学传播的一个新时代。在《科学》杂志上特辟“通论”专栏,后来编《科学通论》,撰写《科学概论》,他都是为了向国人介绍埋在各个“学科”之中的“整个科学”。“科学”一词,自从1897年由康有为把日文汉字转变为中国文字之后,走到任鸿隽这里,才算是得以正名。
《科学》曾走进一度要决心“设法补足基础科学知识”的青年毛泽东的视野;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科学》杂志问世而发出了“伟大中华民族在觉醒”的感慨;《科学》更曾为金坛少年华罗庚打开一扇通往理想的大门……
探索中国科学体制化的开路先锋
留学美国的任鸿隽,就以为英美的一套最好:办《科学》以Nature为楷模,办中国科学社,则以英国皇家学会为楷模。1918年回国以后,开始了在神州大地上
主要论著
1.《建立学界论》(留美学生季报),1914
2.《建立学界再论》(留美学生季报),1914
3.《化学元素命名说》(科学),1915
4.《战事上之财政观及战争于工业上之影响》(科学),1915
5.《化学于工业上之价值》(科学),(任鸿隽译),1915
6.《科学与工业》(科学),1915
7.《欧洲制糖工业发达略史》(科学)(任鸿隽译),1915
8.《科学与教育》(科学),1915
9.《照相术》科学,1915
10.《吾国学术思想之未来》(科学),1916
11.《实业教育观》(科学),1917
12.《空气中硝素之固定法》(科学),1917
13.《发明与研究》(科学),1918
14.《何为科学家》(科学),1918
15.《科学方法讲义》(在北京大学讲演)(科学),1918
16.《无机化学命名商榷》(科学),1919
17.《爱因斯坦重力新说》(科学),1920
18.《物之分析》(科学)(任鸿隽译),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