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姚桐斌简介

姚桐斌简介

淘名人 2019-03-30 08:29 热度:

姚桐斌

姚桐斌 (1922.09.03—1968.06.08),男,江苏省无锡市人,祖籍安徽休宁,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黄土塘镇,194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现西南交通大学),曾主持制订了该所的发展方向与规划,领导和参加了数百项课题的预先研究和研制,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及其他科技成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贮备。在坚持文明科研生产,培养严肃、严格、严密作风方面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姚桐斌是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臣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姚桐斌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

出生日期:1922.09.03

逝世日期:1968.06.08

职业: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技术中校军衔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人物生平

1922年(民国十一年)9月3日,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黄土塘镇,祖籍安徽休宁,童年靠父、兄做粮食生意的微薄收入读完了小学。

1934年(民国十一年)7月,在黄土塘小学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在校长再三劝说下,其父才同意他考初中。8月考取无锡县立初级中学,因家境贫寒,曾辍学两年,靠摆摊卖香烟、火柴、袜子等日杂品,并兼做收发员、家庭教师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由于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带着做生意等的一点儿积蓄,只身到上海,入私立成康中学、私立汇南中学读高中。又因缴不起宿费和学费,处境艰难,他同其他四位同学一起辗转来到江西吉安继续求学。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月,就读于吉安国立13中学高中部,靠学校的贷款作为学习费用。

1941年(民国三十年),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为江西省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个人总分第一,并得到了一笔13中的奖金,这就使他有了入大学的路费。高中毕业后靠校长的资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冶金铸造研究

姚桐斌在英国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帝国学院文凭论文,撰写了关于冶金、铸造方面的8篇科技论文,分别发表在英国的《金属工业》、《金属学会会刊》、《铸工》,法国的《冶金文汇》,联邦德国的《铸工》、《工业通讯》、《铸工科技副刊》等科技刊物上。

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研究

1962年,姚桐斌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500多项。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

姚桐斌开始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的创建工作时,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姚桐斌与妻子彭洁清育有三个女儿,姚桐斌逝世后彭洁清一直居住在北京。大女儿姚微明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

人物评价

姚桐斌是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奠基者,优秀的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一直从事导弹与航天的材料、工艺技术的组织领导、研究和试验工作。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西南交通大学评)

后世纪念

举行追悼会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的那天,七机部为姚桐斌在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举行追悼会。

革命烈士

1983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姚桐斌颁发京烈第080040号《革命烈士证书》,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鉴于姚桐斌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臣之一,3位两弹一星烈士之一。

半身雕像

2000年9月,姚桐斌半身雕像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七〇三研究所揭幕,塑像基座上刻有张爱萍将军的题词“我国航天材料及工艺的奠基者姚桐斌”。

姚桐斌故居

姚桐斌故居,位于无锡东港镇黄土塘村,是国务院第五批颁布的锡北地区唯一一个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于2002年10月被江苏省确认为同意修复的省级文保单位。2005年11月12日,姚桐斌故居经修复后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