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柯岩简介

柯岩简介

淘名人 2019-03-29 18:23 热度:

柯岩

柯岩(1929年7月14日——2011年12月11日),原名冯恺,女,满族,出生于河南郑州,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是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已出书50多部。她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恺

别名:柯岩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河南郑州

出生日期:1929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2011年12月11日

职业:当代女作家,诗人

主要成就: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

代表作品:《周总理,你在哪里?》《种子的梦》《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

笔名由来

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中国古人把绿绿的小苗称之为柯;岩就是大大的坚硬的岩石。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将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扎根大地,终生奋力的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中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生平经历

柯岩,原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14日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起,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职驻会作家,兼任多种刊物编委或顾问及一些高校客座教授。

1947年在湖北希理达中学校校刊上发表第一篇小说1976年以来,创作大量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多次获全国各地的文学奖。有些作品被译为英、法、俄、德等多种外国文字,还收入大、中、小学教材。其中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怀念,打动了无数人的心。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因第一次涉及青少年犯罪这一问题,被誉为中国式的“教育诗”。其作品充满生活情趣,构思精巧,富有诗意和哲理,身受广大读者欢迎。她被称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全能式作家。

主要有诗集《“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伉俪诗情

柯岩原名冯恺,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贺敬之,1924年出生于山东峄县。两人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堪称是一对志趣相投、患难与共、成绩卓越的模范夫妻。

1944年冬至1945年5月,贺敬之、丁毅作词,马可等作曲,创作出了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被公认为是新歌剧创作的一座里程碑。

1949年底的一天,当时在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任副主任、时年25岁的贺敬之受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之邀,前去讲写作,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青年剧院创作组小编剧、课代表柯岩,初次见到贺敬之颇感意外,她原以为贺敬之是位老同志,却没想到这么年轻,只比她年长5岁。更令柯岩意外的是,贺敬之丝毫没有大作家的架子,既文雅风趣,又平易近人。那天,柯岩穿着一件列宁装,上衣里面衬着洁白的衬衣,时年20岁、风华正茂的她明眸如水,清丽脱俗——贺敬之的第一印象里以为柯岩是位时尚的上海小姐。

剧院领导把创作室年轻编剧们的剧本让贺敬之点评。剧

展开阅读全文 ∨

因病去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文学组织工作者、当代著名诗人和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柯岩同志,因病于2011年12月11日13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出版著作

《小兵的故事(诗集)》,1956,天津人民出版社;

《最美的画册(诗集)》,1957,少儿出版社;

《大红花(诗集)》,1957,少儿出版社;

《双双找姥姥(剧本)》,1959,湖北人民出版社;

《“小迷糊”阿姨(诗、剧合集)》,1960,作家出版社;

《相亲记(剧本)》,1960,戏剧出版社;

《我对雷锋叔叔说(诗集)》,1963,少儿出版社;

《讲给少先队员听(诗集)》,1965,少儿出版社;《周总理,你在哪里(诗集)》,1978,四川人民;

《柯岩作品选》,1979,少儿出版社;

《奇异的书简(报告文学集)》,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记着啊,请记着(歌剧)》,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柯岩儿童诗选》,1981,人文出版社;

《柯岩作品选(诗、小说等合集)》,1983,广东人民出版社;

《月亮会不会搞错(儿童诗集)》,1984,新蕾出版社;

《寻找回来的世界(长篇小说)》,1984,群众出版社;

《中国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代表作品

《周总理,你在哪里?》

《种子的梦》

《奇异的书简》

《癌症≠死亡》

《癌症≠死亡》是著名作家、诗人柯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名篇。癌症自来被视为绝症,因此不论是自己还是亲友患了癌症,周围都是一片愁云惨雾,特别是已到晚期,既无法手术,又不能耐受放疗、化疗的患者,已被迫抛出人类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不说是束手待毙吧,也是胆战心惊,终日忧心忡忡。在那个人人谈癌色变:“十个癌症九个埋,一个没死不是癌”的时刻,作家能毫不犹疑地喊出“癌症≠死亡”的响亮声音,自是振聋发聩、石破天惊,无疑会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给癌症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带来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