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罗炳辉简介

罗炳辉简介

淘名人 2019-03-21 15:38 热度:

罗炳辉

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1915年入滇军当兵,因作战勇敢升至营长。1922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先后以副参谋长和副司令员的名义在武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以及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领导枣庄战役。同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他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正派耿直”,“在滇军中是革命的”,“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的战士。2009年9月14日,罗炳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罗炳辉

别名:罗德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云南昭通彝良

出生日期:1897年12月22日

逝世日期:1946年6月21日

职业:无产阶级军事家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军事家之一 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北伐战争

人物生平

罗炳辉,1897年12月22日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从小过着艰苦的生活。其父做佃农与买卖为生,长期受地主剥削。罗炳辉自小性格倔强,11岁时与当地劣绅争论而被记恨。次年,地主诬陷罗家,罗炳辉孤身到县城告状,终因地主金钱贿赂,仅被判平头官司。这场官司引起全乡震动,都表示罗炳辉不好惹。罗炳辉从此树立打到土豪恶霸的目标。

1913年,罗炳辉在见土霸谢介臣被陆军整治而敢怒不敢言后,萌生参军念头。他用12天时间徒步数百公里到省会昆明寻求参军,因无关系,不得加入。其后在昆明先后做过木匠、伙夫、马夫,终在1915年一次偶然机会加入当时云南的唐继尧部当兵。由于他吃苦耐劳,作战勇敢,被提升为三等中士。到1920年,罗炳辉当上了唐继尧的随行军士。

1921年,滇军顾品珍、叶荃反对唐继尧,率军逼近省城,并逼唐继尧下野。当时身为副官的罗炳辉被选为亲信,随同唐继尧与唐继虞赴香港。在见到二唐糜烂奢侈的生活后,罗炳辉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1929年秋,罗炳辉响应中共号召,在吉安率六百多人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富田地区,反歼唐云山部队,巩固并扩大了赣西革命根据地。

1941年,日伪军扫荡仪征,新四军江北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在仪征以北12里按梅花桩式设伏。新四军以劣势装备毙伤日伪军500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罗炳辉创造的“梅花桩”打法多次以少胜多,战绩卓著,为新四军提供了大量的装备支持。

1946年,枣庄战役中,新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罗炳辉率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队2.8万余人,受降国军4000余人,迟滞了国民党军北进,为主力部队向东北进军创造了时间,并挫败了国民党打通津浦路的计划。1946年,罗炳辉去世后,中共中央认定罗炳辉是“立功尤著”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

1989年,罗炳辉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著名的36位军事家之一,是云南籍唯一获此殊荣的将军。2009年9月14日,罗炳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1934年10月罗炳辉率部参加长征,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中央军委赞誉红九军团为“战略轻骑”。

周恩来、江泽民分别先后赞誉他是“人民功臣”。毛泽东评价他是“正派耿直”,“在滇军中是革命的”,“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的战士。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的前夫人尼姆·韦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一书中赞颂罗炳辉是“神行太保”、“传奇式英雄”、“智勇兼全”的人物。

人物轶事

罗炳辉在战术方面的创造性计策很多。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所在地域多为山地,他创造了“麻雀战”、“跳梁阵”等以游击战术。抗战时期,罗炳辉根据皖东(淮南)和洪泽湖一带的地形,创造了一套诱敌、迷敌、扰敌、奇袭、反击、歼灭等为内容的游击战术,诸如“火烧野牛”、“四两拨千斤”、“梅花战术”等等。其中尤以梅花战术最为有名,其主要内容有:

(一)“梅花构成的分驻”。部队宿营按三角形摆布,指挥机关在中心,敌袭击任何一部,指挥中心都可命令机动出击,相互呼应,使对方优势火力难以发挥作用,减少我方伤亡,或对对方实施反包围。

(二)“梅花桩”式的布阵。对对方可实施多点打击,当敌进至“梅花桩”阵地时,可从侧面、两面、三面同时向敌开火,以至用手榴弹、刺刀、大刀杀敌;如对方取守势,可诱敌出据点牵着敌人的鼻子到“梅花桩”内聚歼。

(三)“梅花点式纠缠术”。用于敌强我弱,梅花点式便于部队疏散隐蔽,易于袭敌。在实施夜袭中,事前准备好梯子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纪念

1946年6月21日,因为罗炳辉将军建立淮南抗日根据地等功绩,6月29日,华中苏皖边区政府发布政令,特令淮南津浦路东之天长县改为炳辉县,且于该县建立纪念碑。

罗炳辉遗体安葬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的题词。1947年3月底,蒋介石发动了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国民党138师占领鲁南,他们掘墓移尸,对罗炳辉的遗体任其凌辱后丢到沂河沙滩上。

建国后,陈毅元帅亲自过问临沂烈士陵园的建造。将军遗体重新安葬,作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陵墓规格在园中最高。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刻于墓上。墓壁上还有四幅浮雕:1.运筹帷幄,制定作战方案;2.亲临前线指挥,英勇善战;3.搞好军政军民关系,亲如鱼水;4.爱兵如子,与指战员同甘苦共患难。墓旁还专建“瞻容思功”罗炳辉石像亭。

1997年,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天长市政府创办了炳辉中学。

罗炳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示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