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成思危简介

成思危简介

淘名人 2019-03-20 09:52 热度:

成思危

成思危(1935年6月11日——2015年7月12日),男,汉族,湖南湘乡人,出生于北京,民建成员,1951年参加工作。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长,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2015年7月12日0时34分, 成思危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成思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35年6月11日

逝世日期:2015年7月12日

职业: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加州大学

信仰:中国民主建国会

主要成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

代表作品:英文著作:《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

人物履历

1951年至1952年,广州南方大学工人学院学习政治理论,后任广东省总工会组织部科员,广州珠江区“五反”指挥部民船业分队长。

1952年至1956年,先华南工学院无机专业、后并入华东化工学院无机物专业学习。

1956年至1958年,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技术员。

1958年至1973年,化工部华北设计研究分院、天津化工研究院技术员、专题组组长、研究室副主任。

1973年至1981年,石化部石油化工科研院技术员、化工部科研总院(科技局)化工一处、无机化工处工程师。

1981年至198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84年至1988年,化工部科技局工程师、总工程师。

1988年至1993年,化工部科研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93年至1994年,化工部副总工程师兼科研总院总工程师。

1994年5月至1995年12月,化学工业部副部长。

1995年12月1996年12月,化学工业部副部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兼职

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扶贫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际金融论坛(北京)主席,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主席。

家庭关系

父亲:成舍我

母亲:萧宗让   姐姐:成幼殊

妹妹:成嘉玲

人物著作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成思危论金融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成思危论风险投资》

《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中国股市的分析》(2015)

《虚拟经济发展史》(2015)

《硼和硼砂及硼肥制造》、《硼酸盐在水溶液中的合成及其研究》、《无机盐译文集(硼专辑)》

人物逝世

2015年7月12日0时34分,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长成思危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领导关怀

2015年6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带着中共中央的关怀和温暖前来为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祝贺八十寿辰。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成思危主席赋诗一首,表达谢意,抒发感怀。

八十回眸

畅游人间八十年,

狂风暴雨若等闲。

雏鹰展翅心高远,

老牛奋蹄志弥坚。

未因权位抛理想,

敢凭刚直献真言。

人物故事

1935年,成思危出生于风声鹤唳中的北平,父亲给他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希望他不忘男儿肩负国家安危的责任。

成思危是成家五个孩子中的独子,父亲成舍我是杰出的一代报人,母亲萧宗让曾留学法国,书香门第的成思危自幼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成思危在北平时,已深受鲁迅、茅盾、巴金等进步作家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当数《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在《家》这部著作中,觉慧毅然决然离开家,寻得了人生道路。在成思危看来,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就像是觉慧的真实写照。

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少年时代的成思危,对国民党的统治甚为反感。1948年底,随父亲举家搬迁到香港后,成思危就读于左派学校,受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1951年,年仅16岁的成思危做出了他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越的家庭生活,抱着对新中国的憧憬和理想,回到广州。自此,他开始了漫长的跨越两个世纪的报国之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