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宋哲元
别名:宋明轩
国籍:大清帝国、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大清帝国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
出生日期:1885年10月30日
逝世日期:1940年4月5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血战喜峰口
军衔: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死后追授)
人物生平
1885年10月30日(清光绪十一年九月廿三日)生于山东省乐陵市城西北城关镇赵洪都村一个读书人家庭,父宋湘及学识广博且多才,然而不通农事,成婚后便外出谋生。宋哲元两三岁时,家境破落。从17岁到23岁,宋哲元在家乡教了五六年私塾,他不收穷苦人家子弟的学费,义务为他们授课,因而在乡间受到敬重。
宋哲元少时爱武,曾参照民间武术书籍,早晚舞棍弄棒。屋前枣树下有条长石,他每天都要举起放下,坚持不懈以至把长石棱角都磨得光滑了。他还经常召集起同村的儿童,以枝杈折梃为武器,练步伐,摆战阵,赏进罚退,严明号令。1905年,宋湘及被陆建章聘至曹州参与戎机。
1907年春,宋哲元复到北京,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并于第六镇第十一协第二十二标第二营补名额,同年冬考升丙班学长。
1910年冬,宋哲元从武备学堂毕业,在本镇见习。1911年春随北海镇总兵陆建章到广东,任中军处委员。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2月陆
主要成就
北伐战争
1926年,宋哲元部撤离承德时,市民夹道相送。1926年任国民军北路总指挥、西路总司令,先后在南口、多伦等地指挥所部对直奉联军和晋军作战。并于1926年9月17日五原誓师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军联军北路军总司令兼暂编第1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4方面军总指挥。1927年11月任陕西省政府主席。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中,任冯玉祥军第4路总指挥。战败后冯玉祥余部退居晋南地区。负责北方军事善后的张学良将其整编,该部缩编为陆军第3军,下辖3个师,宋哲元任军长,归东北军序列。1931年6月,宋哲元部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
抗日救亡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宋哲元即率第29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坚决表示:"哲元等分属军人,责在保国。谨率所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奋斗牺牲,誓雪国耻。"1932年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
人物评价
宋哲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他内心爱国意识和军阀意识同样强烈,常使他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宋哲元有根深蒂固的军阀割据思想,在平津的所作所为,一半是为日本人所迫,一半仍是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王国,搞军事割据。蒋介石对他花过大力气拉拢,但宋哲元最终还是不肯投怀送抱。卢沟桥事变以后,宋口口声声要为冯玉祥的西北军留点底子,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冯玉祥始终高过蒋介石。当时的形势,蒋介石已经实现统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西北军多少将领与时俱进,投靠蒋介石,宋哲元对冯玉祥的一片忠心令人慨叹。
宋哲元在华北艰难维持,在日寇猖獗、东北沦陷、南京默然、二十九军兵力不足的严峻形式下坚持民族大义,终于打响抗战第一枪,功不可没。因制造“凤翔大屠杀案”和与日本“弱性”外交而遭唾骂,但以喜峰口大捷而一雪前耻,因卢沟桥奋起抵抗日军而彪炳史册。
家族成员
宋哲元祖父宋槃为清末民国初著名的爱国政治家,曾担任民国时期大司马一职,宋哲元为其所立墓碑现已存放到乐陵市文物局。墓碑记载了历史的由来,为乐陵深挖民国县域历史,研究当时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人物纪念
宋哲元病故后,国民政府成立了以冯玉祥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冯玉祥在亲往吊唁时,竟扶棺大恸说:“明轩身后太萧条,他真正做到了岳武穆所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5月18日,国民政府下令褒扬:“故陆军上将叙第二级宋哲元,追赠为陆军上将叙第一级。”
冯玉祥、沈尹默、于右任为墓碑题词。朱德和彭德怀联名挽联:“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勿忧乎九泉。”
蒋介石赠送“天地正气”挽幛,又送挽联:“砥柱峙中流,终仗威棱摄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殄瘁痛元良。”
冯玉祥赠送“乾坤正气”挽幛,所赠挽联曰:“共患难三十年,直如左右手,自长城战役挫敌锋,铁铮铮同服有胆;抱疾疚一二载,曾做奋斗思,闻西蜀电函告噩耗,无梦梦莫名伤心。”
周恩来挽联为:“失地未收回,虎威昭重卢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
朱德和彭德怀赠挽联一幅:“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