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宓
别名:吴雨僧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泾阳
出生日期:1894年8月20日
逝世日期:1978年1月17日
职业:文学评论家、国学大师、诗人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 学衡派代表人物 参与创办清华大学国学院 中国红学的开拓者之一
代表作品:《学衡》杂志、《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
大事年表
吴宓(1894年8月~1978年1月)字雨僧,男,汉族,陕西泾阳人,出自吴家西院。
1916年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科毕业;
1917年就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1918年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学士(1920年)、硕士(1921年)学位;
1930年~1931年游学西欧,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21年~1949年先后任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国学研究院主任、外文系教授;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相辉学院、勉仁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其间曾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大学、重庆大学教授。
1950年起任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1950年~1954年))、历史系(1955年~1957年)、汉语言文学系(现西南大学文学院)(1958年~1977年)教授、院务委员、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重庆市文联常务委员,市文联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主任、四川省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8月20日生,陕西泾阳人。晚清陕西女首富周莹堂侄,本名吴玉衡,乳名秃子。“玉衡”取自《书经》“陈璇玑之玉衡”之义,是北斗七星之一。1901年,祖母决定为孙子改名,以破除不祥,增强体质。于是,请玉衡的姑丈,诗人陈伯澜另取新名。这是吴家的大事,好酒好肉使主客如在节日之中,醉眼蒙眬的姑丈在一张破纸片上写出“陀曼”二字,吴玉衡也就变成了吴陀曼。吴宓之名是吴宓在1910年报考清华学校时自己所取。当时他随手拿出石印本《康熙字典》,在某册某页,闭目确指,得一“宓”字,意为安静。吴宓的字“雨僧”多认为出自南宋词人蒋捷的词《虞美人·听雨》:“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一句。
1907就读于三原宏道书院,受关学熏陶,与于右任、张季鸾同为“关学”余脉。1911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班。1912年春,清华学校因清廷倒台,民国改制而暂时休学,时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的北方
爱情故事
吴宓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大师印象,但他的婚恋却如同一枚坚涩的青果,令后人不敢恭维。
有人说,他是一个地道的“好色之徒”,话虽偏激,却折射出了他在婚恋上不安分的一面。为此,陈寅恪看得颇为透彻,说他本性浪漫,不过为旧礼教道德所“拘系”,感情不得舒发,积久而濒于破裂,因此“犹壶水受热而沸腾,揭盖以出汽,比之任壶炸裂,殊为胜过”。
中国有句古老的名言“媒人跳进花轿里”,意指为人做媒的第三者与当事人中的一个相爱,反倒成了新郎或新娘,上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花轿。吴宓的婚恋悲剧便是这句名言的最好注脚。
1918年11月,留学哈佛的吴宓,突然接到清华留美同学陈烈勋的来信,欲将自己的妹妹陈心一介绍给吴宓为妻。信中说陈心一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女子师范学校完全科,现年24岁,为浙江定海县一位小学教员,心气很高,择婿特别苛严。陈烈勋在信中明确指出,其妹在家中曾多次听他谈及吴宓,后又阅读过《益智杂志》、《清华周刊》中吴宓
家庭成员
1921年8月23日吴宓与陈心一结合,1929年9月12日二人离异。
长女吴学淑,次女吴学文,三女吴学昭。
人物轶事
读书入神过目不忘
吴宓幼时,读书刻苦,每餐必由家人送至书房。一晚,家人送饼一只,油泼辣椒一碟,吴宓读书入神,误用饼子蘸墨大啖,连曰:“香,香,香。”
吴有即颂成章,过目不忘之才。1955年回安吴老家,于迎祥宫碑前小站片刻,只将碑文口诵一遍,即能一字不漏默写而出。
站着乘车
吴性刚直,一贯克己守公,从不占人丝毫。
1944年,他去宝鸡访友,购得三等车票,上车无座位,只好站过道。其时,恰遇妹夫王俊生,该王持有免费乘车证,遂将他带至二等车厢,找一空座。吴不知情,待查票时,列车员说:“三等车票,不能坐二等车厢。”王即出示证件,说明身份关系,查票员亦谦笑允准,但吴却生气异常,愤然返回三等车厢,依旧站于过道,直至宝鸡。
“杀”胡适
吴宓一意捍卫国学和文言文,对倡导白话文的胡适意见甚大。有一次,他与胡适在一个聚会上相遇,当时北京人流行用“阴谋”二字,胡适戏问:“你们《学衡》派,有何新阴谋?”吴宓说:“有。”胡适笑着说:
主要贡献
开创比较文学研究
吴宓在中国开创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把比较文学引入中国学术领域,曾发表了《新文化运动》和《中国之新旧事物》等多篇重要的比较文学论文,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吴宓还是我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他不仅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学习比较文学的学者,而且是在高等学校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和运用其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文学的第一人。早在1920年,吴宓先生就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新旧说》两篇文章,首次向国内知识界介绍了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吴宓通晓世界多种语言和在外国语言文学方面的精深造诣,奠定了他对世界文学对比研究的坚实基础。吴宓1921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研究”,使比较文学才开始进入中国高等学府的课堂。吴宓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红楼梦》,为我国“比较文学”学科之首创。吴宓还用这种方法向学生讲授西欧文学,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比较文学的研究人才。吴宓
人物逝世
1977年,吴戴“反革命”帽子住在老家泾阳,犹似老农,棉衣鹑结,衣食难继。一日,偶与妹闲谈,知乡间中学未开英语,问其缘由,答曰:无外语教师。吴遂急切言曰:“那他们何不找我?我在美国呆过多年,我可以给他们讲课。”盖吴此时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行将就木之人,拳拳之心实可感人。
“给我水喝,我是吴宓教授。给我饭吃,我是吴宓教授!”这是吴宓1978年临终前的呓语。在一个做学问的人的眼里,教授是一个了不得的头衔。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在知识不曾贬值的日子里,教授货真价实代表应得的荣誉和地位。教授的意义,是我们今天许多俗人无法理解的。可见,“文革”中的不幸遭遇给老人的创伤是多么至深!“教授”两字,在吴宓心中是多么的崇高!教授,在无知者的眼中,是一个不名一文的空头衔;教授,在俗人的面前,是一种谋生的资本;教授,在学人的心中,代表着学问、荣誉和地位;教授,在吴宓先生那里,是他一生自豪的称号,是他理
相关作品
《解析吴宓》
策一辑综合·文化研究
略说吴宓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兼论《学衡》杂志
世纪之交的学术话题《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
前言
遏吴宓书
阅读吴宓
吴宓主编《学衡》杂志的初步
考察
吴宓与《学衡》
《学衡》杂志的贡献——纪念吴宓先生96周年诞辰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论吴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层层改变递擅而为新——谈吴宓的文化价值取向
吴宓先生的文化观点吴宓的博雅之土观:清华外文系的教育范式
吴宓文化担当的两种方式——学术论坛与大学讲坛
吴宓和胡适:家族、地域文化及在新文化问题上的争议
宗教作为一种可能的现代价值资源——论吴宓的宗教观
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吴宓与新人文主义一个现代堂吉诃德的命运——吴宓及其文化保守主义遭遇吴宓与抵抗遗忘
第二辑文学·文体研兜
吴宓——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
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论吴宓的比较文学观
吴宓与中国比较文学学习吴宓先生“文学与人生”
课程讲授提纲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