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寿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汪寿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诸暨檀溪乡泉畈村
出生日期:1901年
逝世日期:1927年
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
毕业院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与指挥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当选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
个人经历
汪寿华,1901年出生于浙江诸暨檀溪乡泉畈村的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汪寿华的父亲是个前清秀才,在其教导下,幼年时的汪寿华学习勤奋,很受乡亲们赞许。
1917年秋,汪寿华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学校进步氛围的感染下,他的思想随即发生变化。在校期间,汪寿华阅读了大量的《新青年》、《星期评论》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还联合同学,组织了学生“书报贩卖团”,以“锻炼心身,改造社会”为宗旨,积极推销全国进步书刊。
1920年9月,经俞秀松介绍,思想激进的汪寿华参加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汪寿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作为远东职工代表,赴莫斯科出席了国际反帝同盟会议。
1925年初,汪寿华奉命从莫斯科回国,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关于职工运动的报告。
从1926年5月开始,作为上海区委军事特别委员会成员的他,多次发动上海各行业工人进行大规模罢工斗争,并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的第一、
成就贡献
中共四大后,汪寿华先后担任了中共江浙区委(上海区委)委员、常委、区委农工部主任委员、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
五卅运动爆发时,汪寿华转任上海总工会宣传部主任,积极协助李立三、刘华、刘少奇领导工人运动。
五卅运动结束后,李立三、刘少奇相继离沪,刘华被敌人杀害,汪寿华遂任上海总工会代理委员长。
在发动工人方面,汪寿华十分重视工人在武装起义中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工人阶级广泛参与,起义才有胜利的希望。为此,汪寿华做了大量发动工人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上海总工会所属工会会员到1927年2月底即达到28.9万人。他还注重组织工人纠察队,强调要对其进行武装训练。1927年3月4日,他主持召开工会干部会议,决定组织5000人的工人纠察队。会后,汪寿华还请来军事教官对纠察队员进行武装训练,使工人纠察队的整体军事素质和各级指挥员的指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历史评价
汪寿华,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江浙区委(上海区委)常委、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上海总工会代理委员长,是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先后参与指挥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被当选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4月11日深夜被杜月笙杀害于上海,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人物故居
汪寿华故居,坐落在赵家镇泉畈村。从村里的横街进去,离何文庆故居大约百米,可以看到一个很小的台门。与气势恢宏的何宅相比,汪寿华故居门楣低矮,天井逼仄,也没有石匾,更显得破旧。汪寿华故居坐南朝北,筑重檐式楼屋。正屋面阔三间,屋架穿斗式,筑封护山墙顶,平面布局呈三合院封闭式建筑。这是清代建筑,早在1985年,就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汪寿华故居已经毫无“重点保护单位”的样子,瓦屋零乱,屋面漏水;梁、柱、檩、椽、楼板、搁栅等,也有部分霉变,屋顶甚至已经出现坍塌。而由于门楼横梁与天盘等木构件已经朽蚀霉烂,大门开合困难。